午休时分,我翻开《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继续学习书中的理论知识。这次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学生的误解。
正如作者所说“不知什么原因,专心好学的、有能力的学生也常常产生误解。”,这点我是非常感同深受的。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一道看似普通无常的题目,但往往连优秀的学生都会产生误解偏差。这时我往往会十分着急,然后反复练习相同类型的题目,直至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读完第二章后,我想我应该放平心态了。因为要形成误解,学生其实也具备了相关知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这些误解意味着一种尝试性的、看似有道理但是并不成功的知识迁移。应对这类问题的挑战在于既要鼓励这种尝试,又不能强化错误或抑制学生未来对迁移的尝试。
除此之外。书中还点明了“人们对于那些自以为知道的事情是很容易产生误解的。”是啊,越是认为理所当然的知识我们经常会理所当然地拿来使用,殊不知看上去似乎有道理但是实质上是错误的解释。这里,书中提到了一些关于重要概念的常见误解的例子,使我也颇有收获,愿与你们分享。
要做到理解就要求我们完全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全面地、多角度地看问题,切不可片面、孤立或主观臆断。从误解到理解需要一个经历的过程,对于低年龄的孩子来说,这个过程更为漫长。作为教师的我,更应该付出关心,保持耐心,用平和的心态帮助孩子走出误解,通向彼岸上正翘首以盼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