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不混日子。
这显然不是一道送分题,大家自然可以各抒己见。有人给出的答案是:要有仪式感。
什么是仪式感?
有人说是升旗行注目礼,唱歌要用降B调,穿衣服必须优衣库。
削铅笔如如抚宝剑,做题目先写“解”字,斗地主出王炸自带音效。
生活需要仪式感。
跟矫情无关,它代表你对生活的态度。
有人说,这就是一个标签社会,谁曾想过,除去这些标签,我们还剩什么。
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谁都避免不了一个人吃饭,即便再简单也要好好做饭给自己,饭是坐下来吃的”一个坚持好好做饭好好吃饭的姑娘。
奥黛丽·赫本的经典影片《蒂凡尼的早餐》里,霍莉会穿着黑色小礼服,戴着假珠宝,在蒂凡尼精美的橱窗前,慢慢地将早餐吃完,可颂面包与热咖啡,宛若变成盛宴。
我不认识什么贵族,我只知道,这或许是最接近我心中的贵族形象吧。但人们在向往之余,却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已经不断在丧失仪式感,令人感慨。
《论语》——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孟子》—— 告子曰:食色性也
中华民族是自带美食天赋的,饮食文化甚至上升了人生哲学主义的高度。
果壳里面有一篇论文说,美食带给我们的欢愉几乎仅次于性爱体验,甚至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美食更容易获取。一个水煮蛋,一片土司,一杯牛奶就可以用愉悦的心情开始美好的一天!
有一个“如何优雅的吃泡面”的帖子曾经刷爆过朋友圈,而因为年夜饭不加特效而闹分手的新闻也是沸沸扬扬,不管事情真假,但对自己好,才是真的好,这个道理总是对的。
大城市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匆忙,但如果没有仪式感,跟哈士奇、贵宾犬、松狮、吉娃娃、柴犬有什么区别?
节日要的不单是礼物,更要走心!
父母亲的结合本是个浪漫的故事,但长年累月粗糙生活使之消耗殆尽。从小我就能感受到妈妈内心渴望父亲也能偶尔浪漫一下。今年情人节,我怂恿着帮老爸买一束花送给母上大人,“老夫老妻了,别人会笑话的啦“可见妈妈满满娇嗔和期待。
可惜因为我临时有事,最后还是没有买成,想到她的失落,至今觉得抱歉。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今天早上听的“得到”,就谈到了预算有限,如何挑礼物。总结就是,了解收礼物的人,往小处想,走心。比如你1500块钱,你只能买一个三流的手机,但可以买kindle顶配,300块钱,你只能买三流的耳机,但你可以买一个订制版公仔。当然了,前提是你要了解收礼物的人的喜好,买他/她喜欢又自己不太会去买的,就对了。
用仪式感去对抗生活中的消极因素
热恋时哪怕是一次普通的见面和散步,都要精挑细选口红的颜色鞋子的款式,发饰有没有和上次的重复。当热恋期一过回到漫长相处期,蓬头垢面者有,衣衫不整者有,不修边幅者有,整日囫囵于厨房小孩者有。
追求爱人时生日纪念日情人节七夕甚至周末都是节庆,会在女生例假时温柔提醒勿食生冷,会在生日准备惊喜礼物浪漫庆祝。当怀中恋人成为孩子他妈时,“我爱你“还说吗?家里除了西兰花葱花还有其他花吗?
讲真,我也害怕,害怕自己从青春少女成庸俗少妇后就真的只剩下生活苟且;害怕一段浪漫的恋情柴米油盐后的失落与不安;害怕钱车房子孩子成束缚;我梦想的未来生活会不会是鸡毛蒜皮?
未来多遥不可及变幻莫测呀,生活哪能尽如人意?
不要离开电影书籍音乐,少点抱怨和迷茫,与优秀的人交谈。。。
只要心中有沙,哪里都是马尔代夫。何必活在别人的世界。。。。
今天特别叮嘱了弟弟在放学路上给妈妈买一支花,像去年那样。
祝福所有的女性,节日快乐,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花园。
最后,谈到仪式感,请不要过度,仪式是为生活本身服务的。
殷纣王刚即位,生活便开始奢侈起来,使用起了象牙筷子。对此,纣王的叔父箕子叹息道:“他使用象牙筷子,必定不再用陶制的食器盛东西,并且要做犀玉之杯
了。有了犀玉杯、象牙筷,必不会再吃羹藜等野菜制成的食物、穿质料粗劣的短褐衣服、住在茅草铺顶的房屋之下了,则要求身披锦衣九重、脚踩高台广室。怀有这样的要求,整个天下也满足不了他了!没过多久,纣王便开始建造鹿台,琼室玉门,豪华富丽,狗马奇物充满其中,还有酒池肉林,宫中街市,供他穷奢极欲。最后的结果,大家都懂。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