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唐玄宗 李隆基
大声阅读《把时间当作朋友》第6章交流 4
本章学习了如何去正确的复述,真是一门很好的沟通学问。
过往的沟通模式是,甲将他的想法用他的语言表达出来(编码),乙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甲的语言(解码),最多不过是重复几次,也仅此而已!如图描述。
但是不同人的编码/解码能力是不同的,受制于每个人的积累程度不同而不同。通俗点讲,每个人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社会阅历,还有聪明程度都是不一样的。两两间属于一对一的沟通还好,如果中间还串联了1个或者几个人,那么更会有理解不同,也就容易出现巨大的理解偏差。
记得电视上有一个游戏,5个人表演一个隔空喊话游戏,都分别处在一个比较封闭的屋子里,只有用大嗓门喊话才能听的有一些清楚。然后1号对2号大声说“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接着2号对3号喊话“我爱你,老鼠爱大米”,3号可能对4号说“我爱大灰狼”,4号对5号可能变成了“我踢死大白兔了”
这个搞笑的案例,是沟通之间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到最后会变成了一个啼笑皆非的结果。
最好的方法,为了保证沟通顺利,往往需要添加一个验证机制,或者说反馈机制。如图所示。
因此,在听到对方说完后,不要自以为是的立即认为自己肯定理解正确了,还需要做一个反馈。以下的反馈问句不妨试试:
“你的意思是……对吗?”
“你的意思是……我的理解对吗?”
如果对方没有问题,那么讨论可以继续进行下去,而如果对方有异议,就要等待对方给你重新表述清楚,直至大家搞明白了为止!
但也常常看到这样的问话:
“那你的意思是……喽?”
而后不等对方反应过来,就开始反驳。这样的接受者或许无心,因为他们不曾研究沟通的过程,更不懂还应该有一个验证过程,才能保证有效的正确的沟通。
沟通是一门很好的学问!
来认识一下英文版金典话语,别再被那“学霸同学”给坑了: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许。If you do not leave me ,I will by your side untill the life end 。
如果今天你能学习到沟通更需要反馈,漂亮新娘就应该属于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