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句《论语》

今天《论语》精读: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玫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句话断句有两种理解方式


一种是“先行,而后其言从之”,你要先做,语言慢慢再跟上。


还有一种方式:“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断的意思是:你先做你说的话,其实隐含的意思也是你先做到,然后再说。


这一句话还有一种理解,你先做到你所说的、讲的这些道理,你给大家示范,而后从之,这里就省略了一个人字,“而后人从之”。


就等于是你自己做好了,你说的道理都做到,大家自然以你为榜样、跟随你。


这一篇是《为政》篇,为政讲究身教,而不是言教,这么来说意思是能说通的。


还有一种更微妙一点的理解,这个“先”指的是过去,就是先贤。


行其言的意思就是:你所说的话,都是古人圣贤所做的,先贤是按你所说的那个道去做的。


而后从之的后指的是未来、将来,以后的人也是按你这个道去行的。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


也就是说,作为君子,所说的都是要符合道的。


孔子说:“虽百世而可知。”道是不变的,这样可以成为君子。


不过本句中,孔子的话更倾向于哪种含义呢?


针对子贡的情况猜测一下,孔子的本意应该更符合第一种。


前面我们了解过子贡,端木赐,善于言谈,口才极佳。


但因为子贡有时候会言过其实,所以孔子向他强调要先行,然后再说。


《礼记》里面的一句话“君子先行后言”,与此是相通的。


但这里孔子并不是在批评子贡,而是在委婉的在提醒他:要言从而行之。


“言之不出,耻躬之不戴也”,后面第4篇《里仁篇》会有这样一句话,有很多君子他不经常说话的。


他一定是做好了再去说,担心做不到的就先不说。


《宪问篇》里也有这样一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耻辱于言过其行”,说到了,但是做不到,这个是耻辱。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应该就是在强调:君子言行要一致,同时要先行,然后再言。


修身是从言行去入手的,有的人是行过于言,有的人是言过于行。


所以我们要以此为警醒来修为自己。


以上就是今天《论语》精读的内容[玫瑰][玫瑰][玫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