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航空一起不雅视频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次事件发生在一架从青岛飞往沈阳的航班上,引发了一场较大的骚动。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年轻的女乘客上飞机后发现自己预订的靠窗座位被一位中年妇女霸占。为了能够舒适地休息,女乘客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以抢到这个位置,并特意设定了闹钟。因此,她要求中年妇女让座,但对方却拒不配合。中年妇女还表示:“你年纪小,和我换座位怎么了?”并威胁称:“我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如果发病了你能负责吗?”然而,女乘客坚定地表示不愿意换座。
面对女乘客的拒绝,中年妇女愤怒地指责并辱骂她。她的丈夫更是威胁称下飞机后要揍女乘客一顿。因此,两人之间发生了激烈争吵。需要指出的是,飞机上是不允许乘客随意换座位的。情况一目了然,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空乘人员在处理该事件时表现出意外的态度。他们竟然指责女乘客:“你们不要再吵了,否则就是妨碍公务!”
对于引发骚动的中年妇女,航空公司居然让她换到了前面的座位上,以平息事态。这一处理方式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当天就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为什么这一事件引发了如此激烈的讨论呢?原因不仅在于中年妇女的无理取闹,更在于航空公司不当的处理态度。
让座是一种情分,不愿让座是一种本分。从情理上看,年轻女乘客并没有做错什么。在这样的事件发生后,作为服务人员,航空公司的第一时间应该是安抚女乘客的情绪。然而,他们却指责女乘客,并让闹事者获得了更好的座位。按照他们这样的处理方式,难道真的是谁强势谁正确?以后谁还会按照要求购买座位呢?不管是否能买到自己喜欢的座位,只要你会撒泼,够强势,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座位,还不需要额外付出任何代价.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谁还会尊重规则,谁还会关注法律?老实人吃亏,而撒泼者却得意洋洋,这就是公序良俗被败坏的现实。
无独有偶,"武汉老人偷瓜"事情依然历历在目;
事件中,武汉的一位女孩小余承包了一片南瓜田。然而,一些老人却偷偷摸摸地经常来偷她的南瓜。起初,小余觉得偷几个南瓜无关紧要,不愿和这些老人计较。然而,这些老人却越来越嚣张。他们不仅自己偷,还拉着本村和邻村的老人一起来偷。每次他们都背着一个大蛇皮袋,几乎把小余的南瓜苗都偷光了。
小余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无奈之下只好报警。然而,由于南瓜在经济价值上并不高,警方只能进行批评教育。老人们却死不认错,甚至怀恨在心。他们眼看偷不到南瓜了,便拿刀去把小余的南瓜全部破坏了。
他们不让我偷,我就让你一个南瓜也卖不出去。对于小余这样无辜受害的人来说,只能无奈地流泪。然而,有人却评论道:“如果你能给他们几个南瓜,他们还会来偷吗?小不忍则乱大谋啊。”这种观点颠覆了我的三观,凭什么那些犯了错误的人可以理直气壮,而受害者却被迫原谅?这样的社会公允岂不是比谁更像流氓?忍让确实是一种美德,但前提是你要看清楚,你忍让的是人还是人渣。那些无论如何都要求别人容忍,要求别人宽容的人,要么是无知,要么是愚蠢。
屡屡不鲜的事例,让我发现了一个悖论:我们从小到大都被教育要与人为善,要少计较,要宽容。然而,结果呢?往往那些最懂得宽容、最讲道理的人,却最容易被忽视。,再吃亏; 强势的,撒泼的,蛮不讲理的确可以得到优待;
例如,我们排队买东西或者等餐的时候;不耐烦,吵闹的人,会得到工作员的安抚,和优待,比如提前安排座位,或者获得优惠券,饮料等;而按规矩排队的人,只能等待;
并不是说善良有错,而是在面对无理取闹者时,善良反而成了他们最有利的帮凶。谁强势谁正确,这种姑息处理方式绝不值得提倡。因为这样的姑息只会导致一种畸形。如果每个人都不守规矩,只比谁的声音更大,如果每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社会公德和伦理,那么规则就会变成泡影,秩序最终将陷入混乱。而最终负责、买单的,往往是那些老实做事、老实做人的人们。如果每一次容忍无理取闹者,都会成为对善良人的打击;如果每一次退让胡搅蛮缠者,都会成为对好人的侮辱。否则,老实人不再老实,才是我们最大的悲哀。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从自己开始改变;
不做老好人,勇敢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说不;救急不救穷;只帮助懂得感恩的人;
我们可以善良但是不嫩软弱;让别人知道伤害我们要付出代价;
践踏规则的人,最终会被规则践踏。
因果报应是存在的,漠视规则的人最终会受到社会的严厉教训。或许是被拘留,或许是因为引发冲突。世间万物都有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要以为恶意的行为微不足道,要记住,无论是行善还是作恶,都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