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步,不是懦弱,而是修养
康熙三十八年,十二月一日,北京城大雪。
刚被康熙帝任命为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正在书房内叹气。
在不久前,他收到老家送来的一封信。张英老家位于安徽桐城,与当地士族吴家相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以供两家人出入使用。
可是近段时间吴家要盖新房子,不小心侵占了这条路,张英老家人见状自然不罢休,双方争吵之下关系越来越紧张,情急之下甚至大打出手,最终闹到了当地县衙,桐城县令考虑到双方背景都不小,因此一直拖着不处理。
张英老家人气急之下想起张英刚刚升官,于是送信到北京,想请张英出面做主。
张英读完信以后,眉头微皱,他一生谦和礼让,不拘于小节,颇有魏晋名士之风,对于老家人做的事情,他从内心里是不满意的,于是写下了四句话给家人送去。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老家人阅罢,深感羞愧,于是主动赔礼道歉,同时让出三尺的空地。
吴家人见状,也深受感动,同样也让出三尺的空地,于是“六尺巷”由此得名。
六尺巷
包容忍让,并不是代表懦弱无能,而是一种美德。
张英在涉及自己家人切身利益的时候,并未利用手中权势压服吴家。而是以谦让的品德,包容的心态劝说家人退让为先。
恭谦礼让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受人尊敬的,也是值得深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