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员复盘与点评
互动和微笑演讲
有互动,节奏好
时间掌控好
亲和力好一点
注意不要用命令式的语气提问
刚上来的小修复,有错误是直接继续分享
二.海明教练
时间变现第三心法,效能思维与10倍速精进。
昨天讲拖延症的问题,今天来讲迷茫的问题。你能想起你昨天做的三件事吗?一周前的三件事呢,可能分享之后大家可以看到多数人呢都是做的一些杂事。做杂事会陷入低水平重复的陷阱。
巴菲特每天早上起来都会记录自己想做的事情,把重要的事情去做完,那不重要的事情呢?并不是选择之后做而是选择不做。
大家讲一下每天三件高能要事的分解。
点评:当自己出现漏洞直接往上走,不要重复。
二.时间管理的有效法则。
群体化:
刚开始我也不能5:00起床。接下来我就找了5个人一起。早起的人去通知别人,通知他人的人可以奖励100块钱,没有早起或没有接电话的被罚100块钱。2014年创建的早起团,就感觉到很有趣,并不会觉得起早起很难,利用人性的特点去激励大家,也不会觉得累。
海明:列清单,
清单的力量比原子弹都大。去做一件事情要持续去反思是吗?一定会在这件事情上有迭代。
每周一个小主题进行研究。之后就要重复。被迭代之后一定会有成长。
做事情一定要找人来监督,当成公众承诺。每天早上发朋友圈好友请他们来监督,年底呢收获了100多位好友的感谢。当海民老师坚持读书,这个动作其实对朋友圈好友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动作坚持够足够长的时间,一定会对别人有影响。
持续做一件事情就会有结果。
点评:口语转化度强,亲和力强。进入教师状态。
关键词:高能要事,清单管理,大家监督,都决定于我们是否能够实施一些效能选择。
史迪斯科维在高能要事中提出四象限法。大家都不陌生。把事情按紧急的重要性分为4个象限。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情。有没有关注到呢?不论是叶老师的时间管理还是斯蒂芬科维,都对高能要事有拆分。
那哪个象限是耗时间最少又能够效果最好的呢。碎片时间用了吗?有没有用好?
另一个词汇叫时间黑段。大家可以做记录来洞察,时间还都在那。操作不需要太复杂。应用三个时间段中午晚上和睡前。大概记录一下哪些板块做的事比较长。如有等车的黑洞,有上网的黑洞。
曾经有学员很焦虑,把学员把手机拿出来,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手机上的时间活动,显示用时是11小时40分钟及点击的次数。这些信息就会反映出来时间的流向。
就像我一个朋友在乘轻轨的时候,有意识的会做思考,如他看到广告牌就会想到,如果是企业老板让他做这个宣传,他如何做呢?刚开始一个站点思考一个问题,我后面会越来越快。
在职场上我们可以打破时间的法则,让我们创造10位数的结果。
关键词:四个象限,时间日志法,刻意画碎片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