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经理在工作讨论组发了2张App的界面截图,问:“你们喜欢哪一种布局方式?”这两个界面,一个是九宫格式,一个是普通列表式。
一时间,大家没法快速下定论。视觉设计师发言,“得看具体场景和需求来判定。”
有程序员同事打趣说,“哈哈,说了跟没说一样。”接着,陆续有人发表了自己看法,除了说到这2种方式各自的优劣,总结起来还是那句话——得看设计的目标是什么,综合多方面来考虑,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相对的合适与否。
在看过已有的关于App界面信息布局方式的一些资料后,我自己调整了一下,重新总结一下。从视觉和交互表现来说,常见的移动端产品界面信息布局方式,大致有以下9种。
一、列表式
列表式为竖向排列,每个信息单元有相同的结构。
优点:
符合人们从上往下阅读的习惯,顺畅快捷,浏览体验比较好。
因为有统一的信息单元格式,页面整体比较整洁、清晰。
每个信息单元根据需要可放置标题、摘要、图片、标签等元素,供用户预览并预测详细内容。
缺点:
当信息加载多了以后,容易让人出现审美疲劳,降低阅览兴趣。
信息排序越往后,受到的关注度自然会下降。一般采用颜色不同、字号大小、区块划分等来区分重要级别,增强层次感。
类似于列表式,有些演化出像卡片的排版,或者一个区块划分为左右2半(如下例子所示),成为2个入口,都是根据界面面积利用和设计目标等方面来考虑的。
二、横向排列式
与竖向排列相对应,信息单元也可以是横向排列。在交互操作上,这种方式需要左右滑动来切换信息单元,又称“旋转木马式”。
举例:下图中[新书抢鲜]模块的布局方式
优点:
缩小在高度上占据的空间,利于界面其他信息的展示。
当信息单元占据的幅度较大时(例如图片类应用),有利于用户目光聚焦。
缺点:
左右滑动的交互有时候不方便。
当信息单元面积较大时,无法跳跃性定位到想看的信息单元,只能一个一个左右切换,直到切换到想看的那个为止。
因为操作不方便,可能有些内容会被遗漏,或者用户没兴致去翻看。
三、九宫格式
严格意义上的九宫格是3行3列,如果列数或行数增加,我们暂且都泛称为九宫格式(也有人将它们区分开来,称之为“陈列馆式”或“网格式”)
优点:
节省空间,一行可以放置多个入口。
清晰明朗、简洁。一般会突出icon图标,便于记忆和查找。
缺点:
因为空间有限,不能放置太多次级预览内容。
当入口过多时,也不利于辨识和查找。
四、选项卡式
也称为“tab式”,通过对当前界面的信息属性进行划分归类,分为多个选项,用户切换即可。App的主导航一般也是用tab的方式切换。
如下图:消息页面分为4个选项卡
优点:
不用来回跳转页面层级,只需要在当前页面一键切换即可看到不同内容,方便。
用户清楚地知道自己当前所在位置。
缺点:
选项卡数量超过5个就会显得笨重,如果一行放置不下,需要左右滑动才能显示完所有选项卡,会降低操作便捷性。
五、多面板式
对于分类比较多,每个类别囊括的内容也多的情况下,可用多个面板的形式来展示。
优点:
可以清楚地知道当前在哪个位置。
当前界面容纳多个入口,同级别之间切换,不需要在不同层级的页面来回切换,比较方便。
缺点:
面板独占一列空间,整个界面显得比较拥挤。
六、手风琴式
这种方式也有人称为“行为扩展式”。它是在当前界面点击一级信息,展开二级信息的方式,点击时再展开,再点击可缩回,有点类似手风琴缩展的动作。
优点:
只需要在当前页展开二级信息,不需要跳转页面,操作比较方便,也有利于用户认知信息的架构。
缺点:
当信息分类过多且需要手动再点击才能收回二级信息时,全部展开后,不利于跨分类跳转。
七、图表式
通过图表和内容的结合来展示。
优点:
图表比较直观,表现力更强。
缺点:
占据面积较大,整体界面能承载的信息不够多。
如果图形和交互动作结合,大多数用户可能发现不了这些交互。
八、抽屉式
抽屉式适用于隐藏次要功能,让产品突出核心功能。当用户需要查找某个功能入口时,通过点击抽屉,在“抽屉”里面进行查找。
优点:
可帮助隐藏一些功能入口,让产品更简约。
缺点:
用户第一次使用时,因为可见性被减弱,有些功能用户找不到,提高了他们的使用成本。
如果用户常用的功能被放置在抽屉里,则增加了用户操作的步骤。
九、标签式
标签式,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标签设置的方法,把信息进行分类对应为一个个标签,或者标签直接作为功能入口(如“热门搜索”),便于用户操作。
优点:
清晰简洁,占据空间少。
便于切换查看对应的内容,用户清楚自己在哪个分类。
缺点:
标签不宜过多,不利于查找。
小结
移动端的产品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总是期望随时随地可以在移动端快速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因为硬件规格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和用户耐心中争夺用户的注意力,隐含了诸多产品设计的学问。
以上9种常见移动端信息布局方式,只是很浅层的总结,任何一种方式都没有绝对的优劣,不同方式可以互相组合、镶嵌使用,在具体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思考,在不断优化中找到最合适最有效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