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我很是固执,固执的只看自己喜欢的日漫,拒绝其他一切电视剧电影,甚至其他国家的动漫都不接受。我将自己禁锢在组建的“桃花源”中,不接受任何外物的入侵。也因此直至如今,还是有很重的“中二病”。
而现在,我看各国的,各个时代的,各种题材的电影,什么时候走出“桃花源”也无从记起,只当我反应过来时,已经身处这万千世界,被更多的事物迷了眼,也逐渐明白曾经固步自封是多么的愚蠢!
当然也不是说看电影就多么的高风亮节,只是相比起现代全民刷手机,追剧看综艺,能安静下来看完一部部电影的人,太少了。
这个时代,太快了!
我的工作是和短视频有关的,还记得刚入职不久时,老板就和我们说,这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所以做短视频就更需要短小精悍,几秒钟讲完一个故事。
是呀,几秒钟,这是现代人了解一个故事花费的时间,其实想来很残酷,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也变得越来越不愿去思考,只关注视频给他们展现了什么,而其实这点连冰山一角都不算。
人们就像当初固步自封的我一样,只沉浸在视频创作者营造的故事里,不愿意接受更多,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去了解其他,迷失在短视频时代的“桃花源”。
处于短视频制作行业,我也深知一个视频其实很片面。为了更多的曝光和流量,创作者要拼命找容易引起大众讨论和关注的话题,所以催生了“标题党”;为了达到完播率和讨论度,视频不断精简,所以常有断章取义.....
一部电影长达两个小时,前期铺垫,中期发展,后期高潮,时间代价太长,要思考太多;而相比短视频,不需要思考和时间成本,孰胜孰负一目了然。
因为电影同时也兴起了另一个职业“影评人”,专门解说一部电影,时间也就十来分钟,快的几分钟也能完成。这一身份的产生,使得人们更加不愿去看原版电影,有人专门给你精简电影,解读其中深意,何乐而不为?
我弟弟就是如此,他天天刷抖音看别人解说一部电影,都不愿意去看看原版电影。
可影评,始终代表的是别人的想法和思考,只是作为参考,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看完之后也会有自己的想法,或许只是因为其某一个很小的情节产生思考,这是只看影评而无法体验到的。
影评,说白了,也是短视频的一种罢了。不是批判影评人,只是有点可惜这个时代,牺牲了人们的注意力和时间,这不知是科技带来的好,还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