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6日下午,在七年级1班2班举行了本学期来第一次小组主题班会。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我与爸爸妈妈不得不说的事”。这次的班会选题由同学们随机抽签所得,而整个班会的准备过程也都是由小组合作完成。七1班由蒋京霖同学主讲,七2班由胡宇涵,刘孜涵,王佳凝和佘亚聪共同组织主讲。
同学们先是讨论了“请分别用一句话,说说假如你是父母,你最希望自己的子女怎么样?”同学们都踊跃发言,说出了自己希望将来自己的儿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的孩子说:“我希望我将来的孩子能健康快乐!”也有的孩子说:“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然后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从孩子们的“童言无忌”中,我们其实也看到了孩子们对于自己的一份期待,也看到了孩子的父母们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接着同学们又共同回忆了从幼儿园一直到现在,哪些人对自己的影响最大。在这个环节里,我们也听到了孩子们心中的声音:“小时候爸爸工作忙,没有时间陪我,现在依然是很忙...”这是关关同学看似轻描淡写地描述,却让我们也看到了她眼中泛起的泪花。
下一个问题:“在何种情况下,你第一个想到的是家?”在快放学,肚子特别饿的时候。“在我生病,却还要好久才能到家的时候。”“在我想到好吃的东西的时候。”可爱的孩子们给了我们最质朴却也最真实的家的感觉。
“我的家像心灵的港湾。”“我的家像是可以倾吐心思的地方。”“我的家像... ...”同学们用一个个比喻句说出了家的模样。
接下来到了辩题:“父母管我们究竟是多一些好,还是少一些好?”同学唇枪舌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希望家长们可以多管一些,而更多的孩子则是希望父母可以给自己多留些空间。
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当我七岁的时候,我觉得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十四岁的时候,我觉得父亲是最不讲理的人;当我二十一岁的时候,我忽然发现父亲还是比我聪明。”为什么会在十四岁的时候出现这种现象,父母对我们又是如何看的呢?同学们也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上分析了这个问题,也从中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
通过一个小小的测试,让孩子们静下心来去思考,自己到底对父母了解有多少?
最后七1班蒋京霖同学领着大家一起分享了在成长的路上与父母感恩的故事。
七2班佳凝同学和佘同学领着同学们欣赏了这样一篇文章,圆满地结束了今天的主题班会课。同学们也都把自己的赞送给了胡宇涵组全体成员:胡宇涵,刘孜涵,韩逸扬,佘亚聪,王佳凝,刘宝臣。
父母情深 大爱无言
当你1岁的时候,她他喂你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晚哭着。
当你3岁的时候,她他怜爱地为你做菜,而作为报答,你把一盘她他做的菜扔在地上。
当你4岁的时候,她他给你买下彩色笔,而作为报答,你涂满了墙与饭桌。
当你5岁的时候,她他给你买了既漂亮又贵的衣服,而作为报答,你穿上后到附近的泥坑去玩。
当你7岁的时候,她他给你买了球,而作为报答,你把球投掷到邻居的窗户里。
当你9岁的时候,她他付了很多钱给你辅导钢琴,而作为报答,你常常旷课并且从不练习。
当你11岁的时候,她他送你和朋友去电影院,而你要她他坐到另一排去。
当你13岁的时候,她他建议你去剪头发,而你说她他不懂什么是现在的时髦发型。
当你14岁的时候,她他付了你一个月的野营费,而你没有给她他打一个电话。
当你15岁的时候,她他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你把门插起来。
当你17岁的时候,她他在等着一个重要的电话,而你捧着电话打了整个晚上。
当你18岁的时候,她他为你高中毕业感动的流下眼泪,而你跟朋友聚会到天明。
当你19岁的时候,她他付了你的大学学费又送你到学校的第一天,你要求她他在离校门口较远的地方下车,怕被朋友看见会丢脸。
当你20岁的时候,她他问你:“你整天去哪里?”而你回答:“我不想像你一样。”
当你25岁的时候,她他给你买家具让你布置你的新家,而你对朋友说她他买的家具真是糟糕。
当你30岁的时候,她他对怎样照顾婴儿提出劝告,而你说:“妈爸,现在时代已不同了。”
当你40岁的时候,她他提出想见孙子女,而你说:“妈爸,孩子和你们在一起没意思。”
当你50岁的时候,她他常患病,需要你的看护,你反而在读一本关于父母在孩子家寄身的书。
终有一天,她他去世了。突然你想起了所有从来没做过的是,他们像榔头痛打着你心。
为我们洗澡穿衣,牵手走路,为我们远行牵挂的父母,是我们一生的财富,你是否有尽到你的孝道,关心父母吧。
父母会有老去的那一天~老去的瞬间 也在为我们担心
不要有一天~ 等到那一天来了~ 才明白 子欲孝而亲不在...不要等到那一天悔恨地失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