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电影,很多时候更像是借由一个画面、一句台词或一个概念,来牵引出自己记忆中那些似曾相识的东西,很喜欢这种感觉,静默中一些概念跨时空的进行融合、延展。
从小说是现实的映射出发,对剧情进行梳理:路空文的家庭往事构成了故事的大框架,李沐的发迹与对昔日好友的杀害。名声显赫的商圈大佬与被拜祭的赤发鬼,同样具有煽动性的如信仰之力。
01/ 关宁是谁
走出观影厅,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剧情,虽然很喜欢其中的一些小细节,确实感觉很多线没有讲清楚。最重要的,“关宁到底是谁”,一个前银行职工,因为丢失的女儿失去了家庭和工作,一个被大boss李沐称为对于路空文之死的必须的人。电影从他找自己的女儿开始,沧桑的面容甚至感觉时光都倒退了几个年代,精准的投石技、时常出现的梦境都昭示着他的不同之处。尤其他的梦境和书中故事的重合性,都更像是书中的一个角色,那个被蒙住眼睛而看不清真相的人?关宁与路空文的碰面之初,也可以看到两个人经历的相似之处,因为写小说/女儿失去了所有,同样都坚持了六年,而关宁的笔记本也为路空文提供了关键性的灵感,是不是可以解读为,情景设定后的角色自我生长?小说就像小说家自己的世界重构,那李沐口中的关键人物,也就只有小说家自己世界中的人物走向才能真正地打败自己?
02/ 因为相信
路空文被送医院后,关宁突发奇想开始自己写结局,那一段剧情中说出的“因为相信”,最开始感觉有点跳脱,尤其以一种喜剧方式讲出。现在回头去看,“因为相信”,是不是更像一个局中人的表述?
为什么路空文的文章可以对李沐造成伤害?李沐的发迹如果解读为狂热的信仰之力,如路空文的大多数的“弑神”之力是不是就是瓦解其的最佳武器。
“我终于明白,我来就是帮助路空文写完小说的”,最终关宁写上了完美的结局,以一种搞笑刺激的方式,成功杀掉赤发鬼,救出了自己的女儿。而现实中伏法的李沐、突然出现的女儿,更像是一种重新亮起的世界与期待之光。
03/ 狂热
还有一个很有感触的场景——战争,一个让人沦为机器的可怕形式,攻打白翰坊那一幕,不断往前冲的老人、孩子,路空文在其中恐惧又无解的表情,仿佛再现了巨人的陨落中对战争的描述,大家仿佛都不再是自己,只有麻木的狂热与向前挥舞的武器,是什么让我们挥刀相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路空文与小橘子被围,路空文身上第三只眼变成实体后说的那句“腌臜泼皮”,感觉有被侮辱到,就像曾经的“支那人”,在一场战争中或其他群体性活动中,普通的大多数是怎样的一种角色呢?细思极恐的被支配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