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语文课,带给我很多思考,简单记录下来。
一、巧妙利用失误生成精彩
老师在板书毫米的“毫”字的时候误写成“豪”了,被学生指出,老师只是表扬了孩子观察仔细,我觉得这样还不够。应该趁势分辨两个字的字形字义,避免学生以后出错。可以用红笔标出两个字不同的部分,再通过组词让学生理解字义,用词造句。最后让学生动笔写一写。
二、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学生有的时候理解词语了,但是不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应该教给学生方法,查词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近义词,反义词,造句等等都是方法,只要把方法教给了学生,并反复的使用,理解词语就不成问题。
三、教师要有查漏补缺的能力
六个词语,请学生选择任意一个词语造句,孩子们说的很好,但是有两个词语几乎没人使用,这说明这两个词语学生不懂它的意思,更别说造句了,老师不能这样夹生漏过,应该给予指导。
四、做到科学评价
“会倾听的孩子老师喜欢”,仔细听听这句话,是不妥的,学生会以你的喜好来表现,而不是真正的养成习惯。如果改为“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会倾听的孩子是最会学习的孩子”,会不会更好一些。
五、“主题”意识要强
请学生讲《猴子兄弟盖房子》的故事,一个孩子卡壳了,第二个孩子讲不下去了,第三个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讲完了。浪费了很多时间。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合作,故事的主题也是合作,我们不妨这样安排,每个人在家里认真听故事,试着和爸妈讲,完成自学;课堂上四人小组接龙讲故事,完成合作学习;请任意一个小组展示讲故事。这样是不是更好一些。故事里合作,故事外合作,合作的主题会更深入人心。
文字记录,有两个意义,帮助自己成长;分享出去,帮助别人成长。所以,我坚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