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走/一边唱/不知尽头/不回头/不急着赶路/我所要做的/升起炉火/一盏温茶/听我慢慢给你/讲述那些温暖
从前很多人远远离弃土地和田野,去追逐城市的繁华。当身体背负上不得不过下去的日子,平凡的世界里,内心的汹涌波涛,泛滥成灾,如何平息。
当人们不再关心粮食和蔬菜,也忘记了海子的诗歌,更不关心土地的收成时,田园到底又是什么。
或许人们从来就瞧不起农民这个职业,在这个世上,有谁还愿意种地吃苦受累,日日劳作,风吹日晒被雨淋,付出那么多,收获却那么少。
有时候,遭遇上天灾虫害,所有的辛苦全打了水漂了。很多当农民的父母,也再不愿自己的后代成为农民。
人们开始以各种办法离开土地,不再与他相依为命。就像一个个孩子长大后,就拼命地想挣脱父母的怀抱,去自由闯荡。
可是,越是深厚的情谊,割舍不断,血脉相连,却让他们更怕这一份牵挂和联系,甚至开始背弃和逃离。子女们逃离哺育他们成长的父母,人们逃离养育他们生存的土地。人们纷纷涌进大城市,进城给老板打工,或者做起个体生意,有的人甚则飞得更远更远。
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不知不觉之间,当人们再也见不到曾经的那个世界,再也听不到之后。人们猛然间才意识到他们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什么,他们会不断涌起疯狂如海浪,绵长如醇酒的回忆,就像离开了故乡的游子深深眷恋着故土,就像在外遭受挫折后的孩子,渴望回家一头扑入父母的温暖怀抱,得到慰藉。
于是,今天互联网的世界,回归田园的李子柒火了!有人说她很纯粹,很诗意田园,看到她的田园能抒解阴郁、压力和放飞身心的梦想。也有人说,她只是一个蹩脚的演员,所有的诗意都是美化后的镜头,真实的样子其实不堪入目。
而我对李子柒的视频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面对她抖音里一片绿油油的春天庄稼地和盛放的田野,我想到的却是李砍柴的文字和王二滨的伊朵桃花。
这些年,人们总是说文学已死,文字过时,因为抖音快手盛行,短视频节奏快代入感强,同时会刺激到人的耳朵和眼睛,让人的体验更加更深入,为人们所喜乐接受。
可是,因此我反而更加珍惜文字了,尤其是我所喜爱的。
“车门一开,种子们就四面散开,落在草丛里消失不见。
春天的时候就又开一束花。那些属于我们的花儿,却已经凋落了。
布谷鸟一声声地叫:豌豆巴果、豌豆巴果。
风落在鸟的翅膀上,落在南来北往的列车上,
落在我的沙发上。我也该睡着了。”
这一段诗歌是李砍柴的文字,每每我读到他文字中的自然清新的田园味道,总会感觉温暖,内心充满希望和欢快,我会丢下烦恼,荣辱皆忘。
还有伊朵的桃花仿佛永远开在王二滨,老妖伊朵一直在缓缓述说着。他的文字仿佛一列轻重分明、时缓时急的命运交响曲列车。
那还没有被现代高度的进步文明糟蹋毁坏掉的原始生态,他在使劲儿记录着那些,想让人们记住。老妖伊朵疯狂地热爱着他生长的土地,生怕他会随着时间的长河一去不返,怕所有的,包括植物和人随着春夏秋冬的四季,会渐渐萎了和消失掉。
他们两个人都是作家,一个是农民的儿子,一个是失地的农民。
李砍柴在文章中说,他想在乡下度过春天,看花是怎么开,草是怎样长,甚至他恨不得把自己栽在地里,让自己也生根发芽长个子,哪怕膀大腰圆也是极好的。
砍柴坦诚言道,他从小生在乡下,可算来却有十几二十年没有见过春天长啥样了。他在很久以前丢失了一头大黄狗、一条小溪和一只杜鹃,所以他一直一直都在追寻他们。
在某一个春天他终于在他曾经出发的地方找到了,他们没变。凡读过沈从文的“边城”的人,都或在内心、在梦中寻路自已到达真正的凤凰古城,而凡读过李砍柴的散文的人,也都拥有了、收到了一个春天的田园。
满是稻花香气的田野里,滴翠的菜畦油碧,白玉般的大芋头在地上嘲笑着咧嘴乐坏了金黄灿灿的玉米棒子。宛如繁星的眼成片开起的小野花,素净地默默开放,充满了生命的喜悦。七星瓢虫依旧在攀爬斜睨树叶的脸,光滑的蜗牛藏在菜心里叹息,轻捷的蟋蟀忽然从草丛间直窜向土墙根。
而伊朵桃花他是一个另类特别的传奇,网络上从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男是女,但是却在他的文字里经历了一次次地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他赤着双脚在田野里奔走,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插秧、打田、锄草、施肥、生长、抽穗、扬花,待到成熟,最后端上饭桌成了饭碗里的每一口食物,成为他们文字里的充分诱惑人味蕾的语言。
他们的田园,是田野里高大魁拔的树木和盛开的野花的对白;是谦逊的叶子和和不屈野草的交流;是有时晴风丽日,有时骤雨忽至雷鸣闪电,有时朗朗星空下蛙声鸟鸣;以及蝉叫一片片的伴着稻香草香的场景;是一块倔强的石头和一条名字叫小黑的黄狗的纠葛;是蚂蚁的大战、鸡窝里鸡蛋;和着人们和一群群牛羊鸡鴨,喧闹个不停的宽阔敞亮,植物们一直肆意生长,昆虫慵懒,花儿温柔,一派生机。
他们将来自田园生活里的一切,他们所体验所感受到的,都以文字,以心,以热血,以情,以爱,以文字的方式传递出来,这其中涵存着他们的爱与信仰,以献给他们所热爱的人,献给他们的人生。
世间繁华杂博,他们一直坚守着纯朴自然,至简至真的生活,坦诚真挚。每当我读到这种文字,内心渐渐归于平静和安宁,我已找到了方向和归属感。当果实成熟,去往远方的旅人,终于走向赶往归家的路途。
记得儿时我也曾去到过农家作客,见过农忙时节农人耕种,闲时便饮酒喝茶拉家常,比电视里播放向往的生活还真实。那时我总希望一直就住在那里,想来不光是因为那里空气新鲜,风景如画。
那是真正的田园,是人类的栖息地,是根。人怎能不热爱欢喜这样的土地,是他养育了我们,无私生长出吃的,没有他,人就活不下去。
夏天来了,花园里的花都开了,一场大雨过后,泥土芬芳的气息扑面而入室内。
作者:北十三思(北北)一边走,一边写,不知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