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向内求

母亲说过,我出生的四月,正是雨纷纷的时节,晾晒的衣服,都赶不上换洗。所以,我生性爱哭。特别是婴儿时期,每天晚上必须在母亲的怀抱里面才能入睡,一放下,马上哇哇大哭。那段时间可真是难为了她。

儿童时代,印象最深的最后一次哭,是因为闹脾气,不愿意教弟弟做作业,被父亲拿着扁担,揍了一顿。那时,我读六年级。那次“被揍”,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都不理睬父亲,甚至连招呼都不打。

16岁后的哭,都跟离别有关。高中离家住校,走在学校的水泥路,两侧的树叶在夕阳照耀下斑驳的树影,广播里面放着朝气蓬勃的音乐,周围同学的欢声笑语,我却哭的不成人样,连头都不敢抬。大学去了更遥远的东北,更是有得一哭。

后来走入了社会,开始自己养活自己。哭,似乎是一种脆弱、无理取闹的表现。职场上的委屈、不如意,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情绪变化,或者仅仅是因为一场意难平的电视剧,也能莫名流泪好一会。

眼泪的河流也会干涸吧。哭多了,自己就会教自己坚强,教自己学会自我反思。有必要吗?能解决吗?是否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小时候,一颗糖就能马上治愈不开心;再后来,睡一觉就能恢复元气;现在,反而活得不如小时候。是因为,我们不再单纯,不再那么满足,想要的太多,索取太多,而有各种原因得不到。哭,已经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让情绪,跌宕起伏得更快,睡醒了,还得盯着浮肿的熊猫眼,去对付状况百出的工作。得不偿失。

渐渐明白,所有的困惑,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枷锁。情绪,只能说给自己听,你再把坏的情绪对外输出,那么,你就是罪人。不开心,就尝试面对镜子,挤出笑容,给自己一个加油;去运动,让多巴胺,内酚酞释放快乐;去看书,去看人物传记,看看主人公是怎么过好一生的;去陪伴父母,听听他们的唠叨,吃吃家常菜,让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遇事,多学会向内求,最后的最后,只有自己才能渡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朋友们好啊,我是阿宁。 《了凡四训》,是一本家训,是明朝思想家袁了凡先生通过自身经历写给自己儿子及子孙后代的人生教...
    咖啡猫养肥鹅阅读 152评论 0 1
  • 今天看了宁向东的专栏文章:理性注入,从根本上管理慌张。 人为什么会慌张?这是我们身体的自然反应,要了解的是慌张这种...
    璐籽堡阅读 1,006评论 0 1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很多时候遇到困难及情绪低落时习惯性的向外诉说或寻求安慰。昨天因为某件事给自己带来困扰,自己也想...
    瑄妈超能力阅读 108评论 0 3
  • 昨晚上读完了,《会爱才是真爱》的上部,今天早上想吃素饺子,立马就想着去做。不再外求,外求是祈求别人给自己,很有可能...
    田志平阅读 265评论 0 0
  • 遇到问题不要总是埋怨他人,把原因归咎到别人身上。 抱怨的本质是自己的内核不够强大,没有审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总爱一...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阅读 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