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上语文课《一匹出色的马》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尤其是环境描写,很生动。刚开始的时候,上得很流畅,孩子们能够感受到一家人傍晚散步的温馨,也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风景美,语言表达非常准确。
但在第二部分,妹妹走不动路了,妹妹央求妈妈抱,妈妈没有答应,妹妹又转头找爸爸,爸爸捡了一根细柳条,对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课堂出现了小插曲,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这个爸爸太会哄人了,我妈妈也经常这样哄我的!”这一下,把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吸引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说自己爸爸妈妈哄自己的经历,这一下,课堂真的的“沸腾”了。看到孩子们这么激动,我想乘机让孩子们换位思考一下,此时,如果你是爸爸妈妈,或者是课文中的“我”,你会怎样?
孩子们的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抱妹妹回家?不行,路太远了,爸爸妈妈都很累了,谁能够抱得动呢?”
还有孩子说:“我能抱得动!”
另一个接着说:“那么远的路,你能一直抱着妹妹回家?”
讨论继续,我又问孩子们:“爸爸的这个办法,你觉得在当时那样的情景下,好不好?”
很快就有孩子说:“老师,这个办法不错,至少能让妹妹高高兴兴的回家,不让父母抱着了!”
我又问孩子们:“在生活中,当你遇到类似的难题时,你是努力去做,结果根本无法完成,还是换个方法去达成目标?”
这一下,孩子们就有了新的发现:有时候遇到事情,应该多想点办法,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爸爸的办法,虽然看上去是在“哄人”,但“这匹出色的马”让妹妹高高兴兴的回家了,而且还能让妹妹门口迎接我们,说明爸爸的办法很好。妹妹开心,我们也能够不用抱着妹妹回家,让大家都很舒服,爸爸是个很有办法的人。
到此刻,虽然课堂浪费的时间相对较多,但我觉得,这节课最大的收获就是让孩子们在思辨中,去自己感悟,自己讨论爸爸的做法到底对不对,最终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发现,虽然表面上是干扰课堂,但实际上是孩子们在思考。
二年级的孩子,思维是开放的,想象更是天马行空,在课堂当中,这样的小插曲常常会有。我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在类似的插曲当中,把问题交给孩子,让他们在讨论、交流中,寻找自己的答案,这种方法,比我直接教条式的讲述更有意义的多。也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挥手之间,酷爱发呆的女子,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将生活的点滴记录成可爱的文。时光荏苒,让我们一起记录走过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