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自己的故事,和妻子结婚前,当妻子没有按照我的意图和方式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的表述方式是:你如果不这样去做,我就不管了,然后,我就真的不去管了,而且还在内心希望妻子把这件事做的很糟糕,从而印证我的正确。例如,妻子考到驾照后,开始学习开车(自动挡),我教她用一只右脚就可以同时控制刹车和油门,而不应该用左右脚去分别控制,原因我也解释了,用一只脚控制对于力度和速度的把握很清晰,且也不会在着急的时候出错。妻子对于我的建议是不以为然的,对此,我很恼火,当场就明确向妻子表示,如果你不按照我说的去做,那么我就不去教你了,出了事的话,就怨你自己吧。不仅是上述的事情,几乎凡是涉及我认为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做更合理时,我都会选择上述方式,让妻子去服从,但是这种方式是不健康的,威胁不到妻子的时候,就会成为一种“毒药”,到那时就会伤害我自己。
因为,在与自己的亲人建立和相处关系时,我们需要的是亲密法则,而不是权力,更不是一种压迫,理解和抱持才是一种构建和加固双方感情桥梁的有效方式。
回到文章中,当我们做出A行为、A情绪、A方案时,我们需要反躬自省一下,这个行为本身是否自带一套逻辑。如果自带逻辑,这个逻辑是暗逻辑还是明逻辑,基于此,我们希望对方做出的反映B、情绪B、同意B本身是否合理呢,如果不合理,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C呢,是威胁的还是抱持和理解。
此外,当我们频繁的使用自恋幻觉的ABC时,记住运用这个方法的一个弊端,越是使用,我们反而不会获得我们想要的,而是我们不想要的,正如文章的一句话“当我们执着于自己的一套逻辑时,我们越是严重地使用这一套逻辑去构建亲密,结果反而会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