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年9月2日,延续了12年的英法战争及滑铁卢战役以双方攻势下大规模死伤惨烈而告终,坚守被围困的法国驻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东方军”雅克·阿卜杜拉·梅努将军与英国和奥斯曼的指挥官们签署了投降条约。遵照条约要求,法国在埃及的军人、学者和平民都被允许放还母国,胜利的一方-英国人也将继上法国人的脚步从埃及撤兵。
1802年3月,法国又同英国、西班牙、荷兰等一众反法同盟正式签署《亚眠和约》,正式结束对峙双方近十年的冲突,致力于重建西欧的和平。
事实上,这个条约对战败的法国人相当有利,它允许法国保留、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收复法国在海外的大部分殖民地,以尽可能地挽留法国人在海外殖民地积攒多年的威望;并有权干预意大利、马耳他和瑞士的政治,埃及也将重新回归奥斯曼帝国的怀抱,这在谈判桌上可谓给足了法国人的面子。然而英国人可不会就此罢手,他们把掠夺的目光转向了法国人价值不菲的收藏品,他们强烈要求继承法国人在埃及的文物收藏-他们允许法国人在离开埃及前带走属于法兰西共和国全部的艺术品,但法国人从埃及搜刮来的文物藏品必须交由英国人“管理”-实际上在战胜了法国人之后,英国人又摇身一变,从“军事胜利者”变为“报关代理人”,不仅要让法国人在最后时刻悻悻而走,还要让敌人空手而归,在没有硝烟的物质文化战场上恶狠狠地贬低敌人嚣张的占有欲,同时中饱私囊,趁着欧洲新的称霸之风还未掀起时大捞一笔财富。
至于英国为何不替代法国,去直接接管埃及,以为其形成之中的“日不落”殖民地体系再砌砖瓦,英国人实际是有考虑过的,英国人苦口婆心谈成的《亚眠和约》表面上看只是给英国争取到了短暂的利益,英国未能替自己攫取它在埃及以后领土和资源供给,是因为当时的欧洲早已达成了一致默契的共识:奥斯曼帝国绝不能缺失它的任何一块土地,即便它似乎已日薄西山了,即便征服奥斯曼帝国在军事上明显可能,否则任凭谁想捷足先登,都势必会引起欧洲列强们的骚乱;各国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核心利益从奥斯曼苏丹那里抢分一杯一羹而大动干戈,极有可能释放出危险的连锁反应,到时候谁都没有好日子过。况且战败的法国实力保存仍较完好,依然在陆军上拥有碾压性的优势。
丢了法国在海外最大的一块殖民地不说,原来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还被一衣带水的邻邦在眼皮底子下给强占了,届时可就不一定再会出现英法反复“相爱相杀”这种较为可靠的局面了,法国人必将重新燃起复仇的怒火,管顾不了什么给英国人留点面子,他们会竭尽所能地将杀戳推向英伦三岛,好破破欧陆人从未成功跨海侵略过英国这个记录,鹿死谁手还未可知,英国人自然不敢冒这个险;所以,19世纪早期欧洲的列强在谈判桌上的外交议题常常围绕的是如何保护奥斯曼苏丹,并尽可能地向它渗透对自己的影响力与好感度。当然,大英帝国的民族自信与实力在蒸蒸日上的势头上,大英帝国对埃及这片宝地也垂涎不己,只是现在它必须等待时机,好好发展自己,才能将它的敌人和盟友悉数挤下谈判桌去;只要是能抢到的以后一定都会是自己的,1914年埃及被迫以“保护国”的身份列入大英帝国的版图就是一个强有效的例证。
法国人仍视其为赤裸裸的羞辱。在一纸协议还笔墨未干时,法国人又开始了对英国新一轮的挑衅。拿破仑急于转移国内政治和军事上的矛盾,于是侵吞了皮埃尔蒙特,将英国的贸易光荣孤立在欧陆之外,并徐徐展开其对中东的进一步密谋。英国人也不是好惹的主,鉴于法国无理的寻衅欠打,这次英国再一次成功联合了反法同盟国,扬言要彻底绞杀拿破仑帝国,把法国人全部打回落后的中世纪去。如你所见,英法又重新为敌,一场新的战争正在酝酿之中。
正当在埃及被羁押的法国军人和平民乖乖列队等船时,一批法国学者按捺不住了,他们都很反感这个条款,他们仍不依不饶地守在即将被人没收的装着文物藏品的大箱子边上。他们一边还跑到梅努本人那里请愿,“提请梅努将军注意,这些都是法国来之不易的收藏,都是法国人不顾埃及人民的阻挠、不顾烈日直晒、不顾黄沙侵蚀、不顾同伴嘲笑这种没有意义的热情,耐心地从上下埃及找到的财富,理应只属于法国人,也只有他们才有权利处置这些知识产权。如果它们被人拿走,法国数十年的心血就毁于一旦了,因为只有法国人才配享受这些理所应当的财富。”
法国学者们还固执地表示,如果这些文物一定要送去英国,那么他们也要陪同前往,紧紧瞪着英国人是如何处置这些财产的。暴躁易努的梅努将军此时也不耐烦地建议,“这群人吃饱了撑的!如果他们愿意被关在箱子里送往英国,那很好!我绝不拦着。”因此,梅努将军一定是带着某种乖戾的幽默感,才向英国人请愿的。
当英国人赶来准备清场时,没有人脸上表现出一丝的恐惧,相反他们的脸上挂着的更像是一丝不屑与嘲讽。英国军官威胁着他们说,如果他们再不让出个道的话就把他们当作战犯给拖出来逮捕。“不,不,我们不会屈服的!”圣伊莱尔满怀着“爱国的义愤”高声喊道,“我们会宁愿烧毁这些本就属于自己的财产,或把它们丢进大海里,这就是你们想要的名声吗?那么好吧,历史将记住你们:是你们在亚历山大港亲手摧毁了一座精美绝伦的埃及博物馆!”
学者们的话最终还是奏效了。英国允许这些一毛不拔的家伙们保留55箱标本和科学论文,然而这其中最著名的罗塞塔石碑还是被英国人给搜到并没收了,其理由是以免法国人一气之下将其毁掉。但不管怎么说,英国和法国的流血牺牲并没有白费,他们最终还算和平地瓜分了“理应属于他们的财产”。而被抢劫的一方-埃及-在两个强国的争执下,自始至终都没有什么发言权;埃及的文物特别是神庙里的石像和雕刻品,被大规模地流向世界各地,这次英法相约着“撤退”才让这种被后世戏称为“收割众神”或更骇人听闻的“强奸埃及”的闹剧有了个句号。
无论侵略者是带着怎样的骄傲地徜徉在这些收藏品中,品味他们帝国的征服欲,好在它们大部分都被人保存完好,不管它们被关在哪里,好歹还在这个世界里,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至少它们还在名义上属于人类共有的财富-英国和法国-现在两个死敌又差不多和解了,共同成为历史的胜利者-也不好夸张地说这些东西完全高于他们。
话外音:文物先行部分至此暂告结束。弱国无外交,愿国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