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你会不会因为一个人,喜欢一座城?答案是肯定的,并且我也会因为一个人,喜欢上一片土地。其实这道理很简单,爱屋及乌。
“中原”这个词在我看来一直有一种历史赋予的质感。我心底里一直是喜欢这个词的、向往这片土地的。它历经沧桑却不苍凉,在旧时光里浸润过却不陈旧。它就这样古朴从容地存在着、呼吸着。然而设若单单提起中原之土上的“河南”这片土地,现在的很多人印象却不会太好。一片土地,本没什么好坏之分。然而可能因为生活在它之上的那人群的一些行为,破坏了它原本的风雅。于是,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那本未亲自踏上过的一方土地,却渐渐被心中的偏见淹没。
我没有想过,自己对河南会有什么特殊的感情,直到爸爸调动到河南省工作,我开始主动地去关注、去了解有关河之南的一些风物。只因为我爸爸现在在那里工作、生活。自此,因为一个你爱的人,掀开了一片你从未涉足之土的面纱,继而爱上了一片土地。
这是我第三次踏上河之南的土地。在去郑州的火车上,我很应景地看到邓亚萍《上海上海》这篇文章里的一段话:“原来,城市都是要自己来亲身感悟的,没有好与不好。每个城市都有她自身的魅力,只是要看她是不是跟你气息相合罢了。”一座城就犹如一个人,她的美、她的好,都是于喜爱她的人而言的。当你亲身去感悟了一座城市、一片土地的魅力之后,你就能理解那些为赞美一方土地所唱的炽热的歌了;你就能了解,若是能遇见一片与你气息相合的让你甘心为之守望的土地,不可不说是一种幸运了。
有那么一刻,只是想再回味一下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得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原作于201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