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之前学习儒家,一种积极的观念,正面看待生命,发挥潜能,追求世间的成就;四十岁学道家,人到四十,难得可贵的是保持内心的平静,五十岁学易经,乐天知命。
儒家思想,以孔孟为代表,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我们从小接触最多的也是儒家思想,让我们懂得忠孝、廉耻、上进、好学,一切都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从年幼到中年都是在学习、工作、事业中勤奋和拼搏。
道家,创始人是老子,著作《道德经》,讲的是人法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皆有规律可循,一切不可违背天道。我们只能只有能了知天命之年,才有足够的阅历来看待人生,不急不躁、看开一切,明白一切都是有定数的,尽人力听天命!
孔子着眼点是以天地运行与人事变化的契合点为基础,深入研究为人处世的品德问题,指导人类社会顺应天道秉持中道行事,才能少走弯路。
《易经》是圣人之学,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人生的际遇,修正个人的过失,增进自身的德行,帮助自己的事业更好的发展。
五十岁的孔子通过研究生生不已的《易》,对天命完全吃透,实现了天道性命的贯通,天道人道的冥合,逐渐达至“耳顺”乃至“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人的一生都在修行,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学习,在求知的路上,永远保持一颗好学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