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很快粥就和治病养生搭上了关系。
早在医学刚刚发明的时期,粥曾经是一种重要的而且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黄帝内经》里专门有一篇就叫做《汤液醪醴论篇》,里面说“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必以稻米,炊之稻薪。”可见这里的汤液及醪醴都是用谷做的,汤液差不多就是我们所说的粥。
到 了《伤寒论》,粥就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了。《伤寒论》的桂枝汤服用法里面,特别强调要啜粥,以助发汗。除了桂枝汤,在竹叶石膏汤和白虎汤中加入粳米熬成热 粥,给病人服下,均可增强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并提升原来药物的药力功效。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千金翼方》也有记载,“去皮糠粥,可治脚气病”、“羊 骨粥,可温补阳气”、“防风粥,可祛四肢风湿”。
从 宋代开始,粥的地位稳步上升,不仅是药用,而且是兼具养生功能的餐桌美味。《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中药粥的方剂,就有129个。到了元代,药粥在宫 廷王室里已颇受欢迎,最有名的要数《饮膳正要》中记载的“乞马粥”,由羊肉 梁米煮成的稀粥,常饮可“补脾胃,益气力”。
明代的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里边单独给粥了一个位置,还列举了大量实际案例来说明粥的医疗价值,并给出了差不多60种粥的功效及用途。黄云鹄所著的《粥谱》,写进了247个粥方。
粥能治病养生,这样的说法有没有科学上的道理呢?西方的科学研究表明,每天喝一碗谷物杂粮粥,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
什么样的粥才是好粥呢?吃货袁枚在自己的《随园食单》里面是这样定标准的:
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尹文端公曰:“宁人等粥,毋粥等人。”此真名言,防停顿而味变汤干故也。
——《随园食单.饭粥单》
如此的定义,很有“刚柔相济”、“阴阳互补”的东方哲学意味。刘熙的《释名》说:“煮米为粥,使糜烂也。粥浊于糜,育育然也。”大概也是相似的意思。
也 有人专门为粥写了专著。其一是曹庭栋的《粥谱》。这个人很长寿,从康熙朝到乾隆朝,活了九十几岁。著有养生著作《老老恒言》,其中的第五卷便是《粥谱》。 书中将粥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36、中品27、下品37,上品第一是莲肉粥,中品第一为山药粥,下品第一为酸枣仁粥,共100种。
此外还有黄云鹄写的《粥谱》,这个人生于光绪年间,官当得不小。书中列粥品8类,分为:谷、蔬、实、木果、植药、卉药、动物等,共237种。并且有“食粥时五思”、“集古食粥名论”与“粥之宜”、“粥之忌”等理论贡献
当然,北方不管大节小节一概吃饺子的风俗,我就不吐槽了。。。
腊八最早和粥并没有太大联系。腊八节早在先秦的时候就有了,是祭祖和祈求丰收吉祥的节日。但民间喝腊八粥过节,是宋朝才开始的事情,距离现在不过一千多年。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寺院、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民间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自己食用,分赠亲朋好友。
粥很早就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周书》说“黄帝蒸谷为饭,烹谷为粥。”《说文解字》也引用遗文说“黄帝初教作糜”,糜就是粥。黄帝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把粥这件事作为黄帝的功绩,是当时学术界的共识。正经八百地写下来,那意思就是认为粥是开启文明的大事。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就这么爱喝粥?
首先是因为饥饿,或者更确切的说“米少且人多”。
张抗抗说:“如果有人探究粥的渊源、粥的延伸、粥的本质,也许只有一个简单的原因,那就是贫穷。粮食的匾乏加之人口众多,结果就产生稀粥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食物”。而明人张方贤的一首打油诗也讲述了同样的道理:
煮饭何如煮粥强,
好同女儿细商量。
一升可作二升用,
两日堪为六日粮;
有客只须添水火,
无钱不必问羹汤。
莫言淡泊少滋味,
淡泊之中滋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