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奖惩我们都会想到某个领导是个奖罚分明的人,让人感觉钦佩。大家想不想知道奖罚式的沟通给我们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吗?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和孩子说,“你这学期考好了我就带你去旅游。”那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孩子没有考好,我们还要带他去旅游吗?答案是“要”。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带他去旅游是我们内心想和他去旅游,和他考试成绩没关系,我们对他的爱是无条件的。如果我们旅游和他成绩是挂钩的,考好去,考不好就不去,这样会破坏了对方的安全感和幸福,他感受不到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
第二个用奖惩式沟通付出的代价是鼓励让对方为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去努力,没有遵从自己内在价值去行动。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用在单一的工作方式上是可以的,如流水线作业所以的,做快了奖励慢了罚款。如运动员,如果他只看重金牌或奖金他就没有内在价值的驱动,时间长了他就感觉比赛没有意思,就不想再坚持下去。只有每一次超越和提升自己为国争光才有价值和意义,才能有驱逐前行的动力,奖牌奖金只是附属品。就像我们对孩子说:“你把作业写完我就给你手机玩”。这时孩子会努力尽快写完,这不是他内心想写作业,而这只是想得到这个奖励去应付一下罢了!
第三个他剥夺了对方与你合作的快乐和愿望。工作中碰到别人说你们给我做好点,做好就给你们尾款。这些话听起来也没什么,但心里就感觉不想和这样的人合作,感觉没有信任。
我们用惩罚的方式去沟通就会教会对方用这种方式对待我们。在生活中奖惩叫做又叫作交换,我们和孩子每次都用交换的方式沟通,就教会了他们用这种方式对待我们。在景区看见一个妈妈叫他孩子去拍照,他儿子就说:“我和你拍照你手机要给我玩一会”!妈妈生气的说:“不用你拍照了,手机也不给你玩!”儿子说:不拍算了!最后不欢而散。这就是妈妈平常用交换的方式把儿子教会交换的例子。
最后要提醒我们要学会自我尊重。自我尊重就是要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自己现在的状态。提到尊重我们就会想到尊重别人,我们自己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我们也会变的敏感、易怒。有情绪时要了解自己,理解自己,说出自己的需求。尊重自己不是越超强自律越好,越超强自律越容易积攒愤怒越容易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