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前文说到了,特别想做但一直没做的5件事:
其中旅行类占20%, 西藏的占15%。
工作类,占16%,最多的是辞职,重新开始找工作、创业、开店,有自己的工作室。
体验类,占16%,多次提及的有蹦极跳伞,爬雪山,看星星、日出、极光,潜水等。
提升自我占15%,比如找个咨询师,学心理学,断舍离等。
……
问答1
问:我就是一个外部评价体系的人,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内部评价体系的人呢?
答:回到你的感觉上,让你的感觉滋养你的精神胚胎。巴菲特曾说,他最受益的教诲,是父亲一再对他说:
尊重你的感觉,你的感觉越是别具一格,别人越喜欢对你说三道四,这时你需要的就是继续尊重你的感觉。
因为有这样的教诲,巴菲特才能做到: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心理学也很复杂,如果说只给出一个建议的话,那就是:尊重你的感觉。这是超一流人才都会讲的东西,比如乔布斯就曾说:聆听你的心,而不是你头脑中的信条。
问答2
问:做事时是不是同时使用两种评价体系,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倾向,如同人性格的内向和外向?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可以互相转化?
答:外部评价体系当然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外部评价体系的话,就意味着一个人会失去现实检验能力,而没有现实检验能力,是精神病的一个诊断标准。
只是外部评价体系和内部评价体系,谁更重要,谁是核心。就像本我和超我一样,如果超我是核心,而本我受超我指挥,事情就变了,超我没有动力,动力只能来自本我。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做事情时,主要感觉到的是动力;而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做事情时,主要感觉到的是压力。
问答3
问:4岁半的孩子,迷奥特曼,迷得不行,暑假看电视太多了,想着怎么通过转化为外部机制的办法,让他不再沉迷iPad。
答:可以用奖励惩罚的方式,因为作为大人和家长,有太多资源可以使用。但也容易失败,因为哪怕去控制一个孩子,都不容易,如果真成功了,也要做好准备,你可能会收获一个以外部评价体系为主的孩子。
可以跟孩子一起,创造一些比奥特曼更好玩的东西。实际上世界上最好玩的,就是人与生命之间,就是人与自然之间。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对婴儿来讲,世界上最好玩的,就是妈妈那张脸。妈妈的神情,如果孩子和妈妈间能有充分互动,这比任何事情都更有吸引力。
问答4
问:两个不同评价体系的人,应该如何相处?
答:对于内部评价体系为主的人,你必须学习去尊重他的感觉;对于外部评价体系为主的人,你可以控制他,通过使用语言评价或物质评价等。
问答5
问:内部评价体系和外部评价体系,有可能互相转换吗?比如一件事原本抗拒,但在环境的影响下,潜移默化接受了,并成为了自己的认知。这样看外部评价体系有可能,成为内部评价体系。
再比如,每个人都会受到权威期待的影响,每个人自己的观念,可能真的不是自己的观念,只是外部或者权威期待对我们的影响。那这样看来,内部内外部评价体系还有区分吗?或者说内外部评价体系,其实本质上是一体和相互转化的?
答:武老师做咨询做到非常细腻时,会发现这是有巨大差异的。来访者对于是以来访者为中心,还是以咨询师为中心,可以说是极度敏感。
来访者有时会主动选择向咨询师认同,就像孩子主动选择向父母认同,但一旦主动选择,就是内部评价体系。
当然权威或团体,比如企业,是有一些基本规则,要求员工必须去遵守的。我们也知道欧美企业更人性化,更重视员工的感觉,而东方企业更权威化,就是会忽略员工的内部评价体系,而要求服从。
问答6
问:不知为什么,从小到大,总感觉有双眼睛盯着自己,所以一直要做大家认为正确的事,说大家喜欢听的话,不然哪怕别人不在意,但这双眼睛会告诉所有人,所以我一直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就是外部评价体系。
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否则每个人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岂不大乱。或者不能太自私,除了为自己,也为别人而活。不知道有多少我这样心里的人?
答:建议你试试完成我们的作业,列出10件自己想做而没做的事,最好是小事,然后给自己一个期限,比如一个月或三个月内把它们完成,看看会如何。
问答7
问:尊重孩子的感觉,就是任他的精神胚胎自由成长,既然自由,那就可能各个方向成长,那如何判断和确定孩子精神胚胎的成长方向是积极健康的?或者说只要成长,只要做他自己就是好的吗?
答:分享罗杰斯的一句话:“要相信一个人想要被主流社会价值认可的天然倾向。”如果不被过多干涉、限制,孩子会选择向主流社会所认可的价值方向发展。“最好的期待,就是我相信你”。
问答8
问:既然人们对生命力,非常惧怕,如同深渊一般,我们如何对待,用抱持的环境,让它流动,有意识控制,还是如何?
答:认识它,实现它,当它实现时,就会人性化。
被觉知、被看到的生命力,就是被祝福了,就会化成热情、好的生命力;而没被觉知的、没被看到的生命力,则会变成愤怒、恨,乃至像恶魔一样的东西,我称它为黑色生命力,黑色生命力一旦被看见、被允许,就会被祝福。
问答9
问:尊重自己的行为,感觉会让自己觉得幸福。但读的书越多,了解的科学方法越多,如果被证明、被验证的科学方法,与自己要做的事情是冲突的,该如何选择?比如健身是有益身体健康,动作要做到位才有效果,但是动作会让自己很抵触。
答:武老师认为,如果你一直抵触,那这件事最好放弃。
科学方法,或好的方法,之所以能被你接受,必然是这些好的方法,虽然经过痛苦,但还是带来了非常好的感觉和体验,如果没有后者,你再努力也不会有好结果。
如果在没有好的体验下,你还是拼命坚持,那就是拿头脑严重地逼迫身体,这会出问题。例如,有人不顾身体感觉,而拼命健身,结果造成肌肉溶解。
问答10
问:每个孩子的精神胚胎是否不同,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答:当然不同,有的种子是苹果,你不能让苹果的种子长成核桃树,这可以理解为基因吧,孩子先天带着的。
问答11
问:蒙特梭利法最多可以适用到多大年龄的孩子?比如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数叛逆,这时也要依照蒙特梭利法,完全尊重他的感觉吗?如果蒙特索利法,适用于从小到大的孩子,那是否一定程度上,有点过于自由放任了?
答:武老师认为,这不仅是育儿观,也是哲学观,适用每个人。
对于小孩子来讲,有时是孩子选择父母负责,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就变成,你选择你负责,孩子一旦充分意识到,他要为自己的选择负终极责任,他们自己会走向成熟。
实际上自由不仅仅是一个释放,自由也是重担。弗洛姆曾写过一本书叫《逃避自由》。成为自己的人,必然意味着是可以主动选择,也为之负责的人,如果我们不让孩子做选择,孩子也就学不会负责。
思考
自由很好,只是自由有成本。你可以自由的选择做任何事情,只是每一件事情都会向内塑造自己的思维三观,向外塑造自己的人际网络。而内在的思维看法,和外在的人际网络,决定了未来会怎样,有什么样的命运。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主要感觉到的是动力,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主要感觉到的是压力。其实在写作最初,我想的就是赚钱,做个斜杠青年。
想要赚钱,就要符合外部的标准。这像经济学对权利的定义,权利需要社会上其他人的共同认可和执行。也就是想要赚钱,就要符合其他人的标准,得到别人的认可。
就是要写热点,可我觉得这样不对,我做一件事的原因,应该是我从心里热爱它,喜欢它,而不是能赚钱。或者说赚钱不是一个让我能持续下去,够重要且唯一的原因。
那什么是我能持续写作下去的原因呢?喜欢、热爱,能从其中获得满足感,或者是恐惧。这才是源自内心的动力。
谢谢你的欣赏,观点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于这篇文章的问答,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和我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