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六年搬了六次,一年搬一次。最后搬到北京。在上海前五次搬家可说小菜一碟:一来那时年青,二年东西不多。从上海到北京时全部订做木箱、装箱,然后请搬家公司搬到物流公司。所以也没觉得太累。在北京待了整整十二年,其中搬过一次,也是搬家公司且来人众多,距离也近,也不觉兴师动众。
昨天从北京搬到天津。感觉东西那个多:1十1=3,你们懂的。多一个人多了许多东西:吃穿算小事,最多的是那个书啊!尤其是已经上小学五年级的“吃书的孩子”。20个53*29*37大小的纸箱装得满满的。另外六个中铁快运的标准纸箱。从上海到北京书装了十个中铁快运的标准纸箱。十二年后,六个中铁快运的纸箱,20个小一点的纸箱。换小一点的纸箱主要原因是抬不动了。十二年前我俩可以一人抱一个,现在只能两人抬,并且在封了六个以后再也干不动,于是决定买小一点纸箱。本以为小了我能抱动,在尝试了一个后,我沦落为和孩子一起抬。最后的封箱是两个一起翻动,实在高估了我的体能。
书总共26个纸箱,其他跟事业工作有关的也不少,20个和中铁快运标准纸箱差不多容量的纸箱,份量也比书箱轻了不少。日杂生活用品10个纸箱,衣物类也差不多十个编织袋。还用一些家电用品和家具。尤其少不了的是一大一小的樟木箱,一个是在上海淘来的,五元。另一个则是别人搬家不要了,我们溜马路路过就讨了过来,一分没花,就是两人抬着走了两站地,好在是夏天的傍晚。当时真很开心,尤其是后来一朋友对它们的评价更让我们开心。 搬家总会丟弃一些东西,可从来没落下一本书、一张碟。在上海去名种地方有意无意淘来的新书旧书不仅承载了知识,也留下了我们的淘书的开心、看书的沉静、听喋的放松、感动时的泪水、思索的过程以及成长的酸甜苦辣。从一个人到两个人再到三个人,如串糖葫芦一样,书和碟将我们的生活串在起,有珍珠、有美玉、有钻石、有木珠、更多的是平凡的琐事。
每次搬家公司的人对一堆书箱都不开心,可也不明说,只找各种理由加钱。好在早有准备,何况书确实多,又是四楼,这边下那边上,都没电梯,工人只能一次用背带背两个:太沉了!后来都是一箱书加其它两个纸箱。生活的不易在他们帮我们搬家时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靠出卖自己的体力,我们靠智力。虽都自食其力却工作周期长短差距明显,身体受损程度也明显不同。他们真的是吃青春饭!每次搬家看他们背书,我一次次深刻体会到书是他们背上沉重的大山:以前是精神智力上的,不明显,可以躲避,因此他们放弃读书学习;现在是体力上的,却必须面对!要么多读书让它变成你的脑容量,要么让它成为你生活中背上的大山。
搬到新家只是开始,收拾是个漫长的享受过程,最后看到整齐明亮的房间,心情愉悦是最好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