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英语:Dunning-Kruger effect),是一种认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简言之即:庸人容易因欠缺自知之明而自我膨胀。Dunning和Kruger将其归咎于元认知上的缺陷,能力欠缺的人无法认识到自身的无能,不能准确评估自身的能力。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反之,非常能干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错误地假定他们自己能够很容易完成的任务,别人也能够很容易地完成。康奈尔大学的David Dunning和Justin Kruger于1999年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此认识偏差。Dunning和Kruger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准;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准;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准,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关键是,现实生活中,越是能力差的人,越容易自满,不愿听别人的劝告。如井底之蛙,眼界受限。
特别是,年轻人,需谨防这种毛病上身,时刻检讨自己,多与身边优秀的人对比,找出自身的差距,同时多自我学习,专研业务,涉猎人文、历史、哲史、美学等知识,在现实中一点点精尽自我,了解自我,切不可一瓶不满半瓶晃荡。自毁前程。
现在,各种信息传播途径海量涌现,如何有效获取自身所需知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是最关键的一步。且不可向以前封闭倔强的老农,只知脸朝黄土背朝天,看天吃饭地闷头干活。要接地气,又要眼界高远,活成新时代的新青年。既有自己的特色,有符合时代要求。
陈影2019/7/17日晚随笔感言
Dunning和Kruger认为这种效应是由于能力欠缺者的内在错觉和能干者对外界的错误认知:“无能者的错误标度源自于对自我的错误认知,而极有才能者的错误标度源自于对他人的错误认知。”
以“有没有用”来评价知识,对于业内人士而言,可以算得上是一种侮辱;而对于本应掌握的“必备技能”而言,不过是懒惰者或无能者的借口或托词罢了。
在最好的时代,活在当下,活得踏实,活出特色,不负好时光,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