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对人口增长的一些认知,共约3000字,阅读需要大约8分钟。
一、人征服土地vs土地征服人
尤瓦尔·赫拉利在畅销书《人类简史》的农业革命中写下了如下论述:在1万年前,小麦也不过就是许多野草当中的一种,只出现在中东一个很小的地区。但就在短短1000年内,小麦突然就传遍了世界各地。生存和繁衍正是最基本的演化标准,而根据这个标准,小麦可以说是地球史上最成功的植物。以北美大平原为例,1万年前完全没有小麦的身影,但现在却有大片麦田波浪起伏,几百公里内完全没有其他植物。小麦在全球总共占据大约225万平方公里的地表面积,快有英国的10倍大小。究竟,这种野草是怎么从无足轻重变成无所不在?
小麦的秘诀就在于操纵智人、为其所用。智人这种猿类,原本靠着狩猎和采集过着颇为舒适的生活,直到大约1万年前,才开始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来培育小麦。而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间,全球许多地方的人类都开始种起小麦,从早到晚只忙这件事就已经焦头烂额。种小麦可不容易,照顾起来处处麻烦。
第一,小麦不喜欢大小石头,所以智人得把田地里的石头捡干净搬出去,搞得腰酸背痛。
第二,小麦不喜欢与其他植物分享空间、水和养分,所以我们看到男男女女在烈日下整天除草。
第三,小麦会得病,所以智人得帮忙驱虫防病。
第四,不论是蝗虫还是兔子,都不排斥饱尝一顿小麦大餐,但小麦完全无力抵抗,所以农民又不得不守卫保护。
最后,小麦会渴,所以人类得从涌泉或溪流大老远把水引来,为它止渴;小麦也会饿,所以智人甚至得收集动物粪便,用来滋养小麦生长的土地。
智人的身体演化目的并不是为了从事这些活动,我们适应的活动是爬爬果树、追追瞪羚,而不是弯腰清石块、努力挑水桶。于是,人类的脊椎、膝盖、脖子和脚底就得付出代价。研究古代骨骼发现,人类进到农业时代后出现了大量疾病,例如椎间盘突出、关节炎和疝气。此外,新的农业活动得花上大把时间,人类就只能被迫永久定居在麦田旁边。这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得出的结论是:人类驯化了小麦,小麦也驯化了人类。
小麦VS人类=土地VS人类!!!
同理:人征服了土地,土地征服了人。一个正向的循环是基于河流灌溉的原始农业文明→人有饭吃→人口增长→饭不够吃→产生基于人多地少的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人有饭吃→人口增长……
二、历史的怪圈
上述的人口增长的正向循环有三个关键点:
一、气候适宜,如果气候恶化、自然灾害将导致人口减少。
二、农业技术还有上升空间并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如果不满足,只有通过领土扩张、掠夺、战争。
三、大范围恶性疾病传播。
排除第三点外,气候和战乱是中国人口增长的怪圈,同时气候也是导致战乱的主要原因,具体可见下图
于是产生了怪圈:基于河流灌溉的原始农业文明→有饭吃→人口增长→饭不够吃→饥荒饿死人→起义→打仗死人→人口减少→有饭吃→人口增长→饭不够吃→饥荒饿死人……
所以我国古代人口长期没能突破一亿,一直到清朝,明代传入的玉米等高产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才使得人口突破一亿。见下图
三、几次人口锐减
上图中发生人口锐减主要是以下历史事件:
1、秦末农民战争:秦朝末年有2000多万人,到汉初,原来的万户大邑只剩下两三千户。
2、汉武帝伐匈奴: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前140-前87年),几度讨伐匈奴,海内虚耗,人口减半,50%的人死亡。
3、西汉末年混战:公元2年全国人口5949万,经过西汉末年的混战,到东汉初的公元57年,人口3500万。
4、东汉末年的战乱与瘟疫:从汉桓帝永寿二年(156),人口:5,649万,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人口:1,616万,除了东汉灭亡与战乱有关,瘟疫也是其主要原因。
5、西晋八王之乱:从公元291年开始,先后有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长沙王、河间王、东海王越及成都王颖八王为争夺皇位,在洛阳相互攻杀,战乱历时十六年之久,死亡人口达数十万人。
6、五胡之乱:北朝的齐代有2000万人,到北周时人口仅900万;南朝宋代有469万人,到南陈灭亡时只有200万人,损失率达60%。
7、隋朝役民:隋朝24年,杨广扩建洛阳皇宫,每月役丁2百万人。修运河,隋炀帝“诏发天下丁夫,男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俱要至,如有匿之者斩三族”,役夫达543万余人,昼夜开掘,男人不足,女人充数,死者过半。全国户数由890万减至290万,人口由公元606年4602万人,减到639年1235万,损失率73%。
8、隋末战乱:隋炀帝大业五年(609)统计户数:891万,唐太宗贞观年间(649),户数:300万,出处:通典-食货七。
9、安史之乱:公元755年有5292万人,到760年人口1699万。损失率68%
10、黄巢起义:唐末、五代,前后八十年,中国内外一片混战,亿万生灵涂炭。前后58个皇帝,有42个死于非命。自秦后的所建立三十余个朝代的开国之君出身游民和社会下层的约占了一半。人口统计:唐武宗(841-846年)时有496万户,后周世宗(955-960年)仅120万户,到宋初为200万户。损失率76%。
11、金、元灭两宋:蒙古人灭花剌子模,屠寻思干(撒马尔罕)城约百万人口;灭西夏,屠八十余万。蒙古人数次西征,凡有抵抗即屠城,共屠数百城,包括屠杀了巴格达的数十万人口,整个中亚一片废墟。仅忽必烈时,即屠杀了中国人1800万人,中国北方90%汉族平民惨遭种族灭绝。四川在蒙古帝国的种族屠杀前,估计有1300-2000多万人,屠杀后竟然不满80万人,几乎成了无人区。在蒙古人杀戮和统治下,中国丧失了7000多万人口。蒙古帝国在中国境内的种族灭绝,作为世界记录放在《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1985年版。
人口统计: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人口:7,681.0000万。南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人口:1,302.6532万,出处:续通考-戶口一。人口损失:6580万。
12、明末混战:从李自成起义到吴三桂灭亡,混战五十四年。明末人口为一亿,到清世祖时全国人口只剩下1400万人了,锐减了80%多,损失人口8000多万。
1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太平天国和捻军等部的起义和清朝的镇压发生在中国人口已经达到空前的4.3亿的时候,最剧烈的战争和破坏恰恰是在中国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进行的,1851年至1865年这14年间总人口减少了1.12亿。太平天国爆发(1851年)前夕中国人口4.3亿,太平天国失败(1863年)后,中国只有2.3亿人,一场农民战争使中国损失了2亿人,其中约4000万人死于战争中,这是何等的残酷!
14、民国抗日战争:1928年到1931年军阀混战(蒋桂战争、蒋冯战争、中原大战)。1942年夏到1943年春,河南发生大旱灾,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全省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又遇蝗灾。灾民500万,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二十。水旱蝗汤,袭击全省110个县。灾民吃草根树皮,饿殍遍野。辽阔中原,赤地千里,河南饿死300万人之多。1935年到1947年,中国总人口减少约115万,非正常死亡3600—7200万以上。
以上资料出处较多,可能有互相矛盾之处,但是总体情况大抵如此,战争和自然灾害相伴而生,造成了中国人口增长的怪圈:
基于河流灌溉的原始农业文明→有饭吃→人口增长→饭不够吃→饥荒饿死人→起义→打仗死人→人口减少→有饭吃→人口增长→饭不够吃→饥荒饿死人……
这也被称为“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战争、饥荒和瘟疫都是促使人口下降到与生存资料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道路,人口数量要在某种方式和程度上与农业发展成比例的观点是一个内含的逻辑。
如何跳出这一历史怪圈,请看#103—跳出历史怪圈的先兆。
行文最后,忽觉感慨,千秋岁月,无论兴亡,百姓皆苦。上边的绝不仅仅是数字,而是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是十室九空、易子相食……
维愿世上再无饥荒,上苍保佑吃饱饭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