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尽管最后放飞的那只黑天鹅叫“后真相”,但在看完罗胖的2016跨年演讲后,我依旧为自己能生活在最接近真相和自由的互联网时代,而感到幸运和幸福。
未来的某一天,不管主观愿意与否,我们都会成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不管之前有没有人和你说过,但未来的某天你一定会听到下面的话:
“手术了,xxx 和 xxx 以及 xxx 不能吃”。
若你好奇问一句“为什么呢”,那些“过来人”/“老司机”很可能会告诉你一个高大上的概念:
“因为这些都是发物”。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几乎每一名患者都会询问我的问题,不是这个病愈后如何,更不是我未来该如何康复锻炼,而是:
“大夫,吃上有什么注意的么?xxx和xxx是不是忌口不能吃?”
我都会如实回答:都能吃啊,只要以前不过敏就放心吃好啦。
可换来的却常常是怀疑的眼神以及这句:
“人家说这些是发物,吃了对伤口不好。”
我不禁感叹这个名字叫“人家”的人简直太坏了,他家的孩子是我们最大的童年阴影,好不容易我们成年了人生还要继续收他摆布。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提到发物这个概念和与这概念相关的理论,我甚至也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太自以为是地不懂装懂了。
于是,我以“发物”、“忌口”为关键词在专业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开始检索,并筛选出发表在相对权威刊物上的文章进行精读。
再一次的,感谢这个互联网,给想要找寻答案的人开了许多扇窗。
“发物”到底是什么?那些所谓忌口的发物真的不能吃么?
老传统,直接给出指挥官命令:
“发物”,是个伪概念,只要不是口腔消化道肛门疾病/手术,且自身没有代谢疾病,又不是孕妇或哺乳期,请循序渐进且放心地吃任何你以前吃了不会不舒服的食物,包括海鲜鱼肉、牛肉羊肉和酱油辣椒。
是的,我听到了吃货们内心的欢呼声;当然,我也感受到很多人内心的怀疑。
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定。——李笑来
“发物”一词最早出现在刊行于1406年明代的《普济方》,成熟于清代,常和饮食忌口联系在一起。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黄帝内经》[1]。
自明代以来至今被纳入“发物”这一概念的食物已经囊括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有能吃的食物,而且各种食物间的相互作用甚至比如今娱乐圈的男女关系还要复杂的多。
黄丹卉[1]在她的硕士论文中,详细描述了究竟哪些东西属于发物,有兴趣的同学不妨检索来仔细阅读下,相信你们看后就会明白:
如果真的所谓发物都不能吃,那就只能吃人了。
阅读相关文献越多,越会发现尽管“发物”这一概念在中医及养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耐人寻味的是:
古今各中医大家对“发物”均无明确清晰的定义及概念。
秦伯未在《中医对于病员的膳食问题》中说过对发物的定义:“凡能引起口干、目赤、牙齿肿胀、大便秘结等的荠菜、韭菜、香菇、金花菜等,都有发热可能,俗称发物。”
王磊等[2],认为“发物”的定义为:食用后会致人得病或使患者旧疾复发或加重当前病情的食物都称为“发物”,并不应该有固定的种类及范围,所谓之“发无定发”,当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看待“发物”。
刘继林[3] 认为“发物”能引发疾病是因为它可使人体过敏,即“发物”用现代医学的概念表达其实就是“过敏源”。
随着现代医学知识和检验技术的普及,近现代的中医对于“发物”的定义也逐渐集中倾向于类似“过敏源”的概念。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会有那么多东西被列入发物的范畴,而且被提到最多的都是最容易引起过敏的海鲜、鱼肉、牛羊肉等含有丰富异体蛋白的食物。
此外,特别有趣的是,我还检索到下面两篇有意思的文献:
先国民等[4],对 170例肿瘤病人的饮食禁忌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令人揶揄:那些禁忌多的肿瘤患者复发率要明显高于饮食禁忌少甚至没有禁忌的患者。先国民等学者因此认为高营养才是重要原则,而过多的禁忌是有害的。
徐馒翔等[5]通过研究证明:中国慢性荨麻疹患者忌口无大效果,发病期间不必改变饮食习惯。
Pia!Pia!
码字太累了,来个笑话轻松下。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都是抄我的。
从前有个李姓大夫给隔壁老王治感冒,本来治的好好的,结果老王病情突然老加重了。
李大夫自然不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就责问老王昨天究竟吃了什么发物?
老王说没有吃啊,昨天没吃啥特殊的啊。
李大夫说,你肯定吃啥发物了,再仔细想想。
老王就,不会啊,昨天我难受的一天没吃饭,就喝了点姜汤。
李大夫心中大喜,一拍大腿,哎呀老王!你糊涂啊!姜也是发物啊!
于是,姜就这样被记入“发物”的古书中。
后来毛大夫治坏了病于是把驴肉加了进去,再后来江大夫治坏了病于是把葱姜蒜加了进去,再再后来金大夫把花椒加了进去......
最后,所有可以背黑锅的能吃东西都被加入了“发物”的行列。
言归正传,继续我们的话题。
日常临床中,被患者和患者家属问到能不能吃频率最多的“发物”就是:鱼肉、海鲜和牛羊肉。
这些其实都是对伤口愈合恢复非常有利的高蛋白低脂肪类食物,其营养价值要远远高于那些传说中极有营养却其实只有脂肪、嘌呤和调味品的鱼汤鸡汤鸽子汤排骨汤。
只要手术前不过敏,吃过也没有不舒服,手术后就放心吃,只是注意下吃的量方面逐渐循序渐进多起来就好。
当然,如果得病或手术前自己本身就对鱼肉海鲜牛肉羊过敏或吃了不舒服,手术后自然更没有必要逼着自己去吃。
我曾跟随一些S级大佬学习,发现他们对于这个问题也抱有同样的观点,即只要不是口腔消化道肛门手术,而且又没有糖尿病、痛风等代谢疾病,手术前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手术后也一样。
其实,更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术后康复锻炼上,吃这方面根本没有那么多讲究,适度加强蛋白等营养摄入就好。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患者年龄、伤口局部血运、有无炎症或感染(链接)以及全身营养外,患者心情和情绪也非常关键。
本身手术就很疼很郁闷了,术后本来就不怎么想吃饭,好不容易想吃个清蒸扇贝,你跟我说发物不能吃,想吃个清蒸鲈鱼你也说是发物,吃啥都是发物不能吃......
宝宝心里苦,宝宝的伤口自然愈合不好。
烟酒及油炸食品属于本身就对健康有害的,无论何时都不应该沾,这点自然毋庸置疑。
文章的最后重复下今天的【指挥官命令】。
“发物”,囊括了除了人肉以外的所有物质,是整个中医界自己都未达成共识且无确切定义,反而是被“人人皆中医”的民间给过度放大了的伪概念。
只要不是口腔消化道肛门疾病/手术,且自身没有代谢疾病,又不是孕妇或哺乳期,请循序渐进且放心地吃任何你以前吃了不会不舒服的食物,包括海鲜鱼肉、牛肉羊肉和酱油辣椒。
写在最后
身为一名货真价实的吃货医生,年前的这个选题也是为了让大家在即将到来的春节期间放心的吃起来。
只是谈起吃来要说的太多,无奈篇幅有限只能上下篇分开阐述。
在《不让吃,毋宁死!(上)》里,着重将“发物”这一基础概念引出。
而在下篇,将继续深入讨论关于“忌口”的那些事儿,并为“辛辣刺激”和“酱油”鸣不平。
吶,吃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咯!
也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参考文献
[1] 黄丹卉。中医饮食禁忌中“发物”的文献研究。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2] 王磊,柴可夫。基于“三因制宜”理论的中医“发物"再认识。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l0月第31卷第10期:3937-3938。
[3] 刘继林。“发物”与食物过敏。老年人,2008,23(4):54-55。
[4] 先国民,梅治家,谢名英。试论胂瘤病人的忌口问题华西医讯。1986,1(1): 54-56。
[5] 徐馒翔,刘静,赵睐,李部峰。中国慢性尊麻疫患者的忌口情况及其与食物过敏关系的研究。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