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似乎很火,蹭波热度我也还是看完了,无奈个人欣赏水平有限,我也确实没有get到网上各种分析贴中所给予它的诸多大赞的点,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剧还是给了我不少启示。
故事里的朱朝阳应该就是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别人家的孩子”—考试永远是第一名、自律性极强从不需要父母操心、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业余爱好居然是去图书馆看书……但这样一个“省心”的孩子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展现出的就是与社会的紧张关系,球场上被男生故意排挤,回到教室女生在背后叫他“假正经”,喝水的时候却发现水里被人下了橡皮渣。紧接着镜头切换到了家长会,毫无悬念朱朝阳又是第一名,朝阳妈妈一脸骄傲地坐在家长席的正中间接受着其他家长或艳羡或嫉妒的掌声。家长会结束后朝阳妈妈被老师单独叫住,老师告诉她: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点儿都不需要人操心,但是他似乎不太合群,有很多学生都在反映不想跟他交往。朝阳妈妈并不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反而反驳老师: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交朋友是以后的事,有学生反映朱朝阳的问题就是在跟老师打小报告,老师应该批评这些学生,朱朝阳是没有问题的。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交朋友是以后的事”这话不知道有多少人听着耳熟,听完朝阳妈妈的这番话我大概知道为何朱朝阳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会如此紧张了。有太多的父母跟朝阳妈妈一样了,他们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他们用“学习”给孩子织了一个套子,把孩子牢牢地包裹在里面,忽略了孩子是一个社会人,需要与世界交往。但是我们又经常听到很多成年人尤其是大学生的父母在抱怨“我们家这孩子太内向了,又没有什么朋友,也不出去玩,一天就知道窝在家里玩手机”,殊不知,亲手折断他与人交往的双翼的罪魁祸首正是自己,在孩子发展交往能力的时候家长没有给他与人交往的自由,他的这个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发展,他不会与人交往,当然只能窝在家里玩手机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有一大批年轻人是害怕与人交往的,有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社交恐惧症”,不知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跟这病有没有关系呢?
朱朝阳成绩优异,但是在我看来他的优异里面是憋着一股气的,有他自己的,也有他妈妈的。朱朝阳的父母离婚了,父亲再娶并生育了一个女儿。母亲一个人带着朱朝阳生活,母子俩都想用朱朝阳的优异狠狠地扇父亲一耳光,让他知道抛弃他们母子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所以在父亲约朱朝阳见面的时候母亲特意叮嘱他把成绩单带上。优异的成绩也确实让朱朝阳收获了父亲的重视,父亲喜笑颜开地带着他去买了新鞋,那一刻朱朝阳是快乐的,但是这份快乐里又渗透着小心翼翼地忧伤,父子天伦本是人之常情,在他这儿却似乎带了些交易的味道,他需要用傲人的成绩来证明自己,讨好父亲,换取父亲偶尔的慈爱。把朱朝阳打回现实的是父亲与女儿那不加修饰的真正的天伦之乐,看他们笑得那么灿烂,看着妹妹脸上那明晃晃的笑容朱朝阳的心还是灰了下来,那笑容里满满都是被偏爱的肆无忌惮,与他的小心翼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父母离异该是朱朝阳与世界关系紧张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没有了父亲的扶持,他从心底感到了不安,另一方面母亲又总是认为离婚是父亲的错,是父亲抛弃了他们母子,“被抛弃”是母亲强行贴给朱朝阳的标签,这让他压抑、自卑却又无法挣脱,所以后来他跟着严良学打架,拼尽全力保护普普,都不过是为了填补内心的不安和自卑。
我不禁思考:婚姻究竟是什么?是不是所有人在结婚的时候都认真思考好了?是不是所有婚姻都做好了携手一生的准备?现在我经常会听到身边有人说大不了离婚就是,离婚确实不可耻,但是离婚带来的伤害也是不可弥补的。现在有很多人缺乏对婚姻的敬畏,脑子一热就结个婚,再一热就生个孩子,甚至有那种持续性发热烧糊涂了的还生了几个孩子,然后在生活的一地鸡毛中发现走不下去了,选择了离婚。纵然知道所有散场的婚姻都有各自的无奈,但是我还是想劝一下尚未步入婚姻殿堂的同志们,请你们做好准备了再结婚。也希望所有想从婚姻围城里破墙而出的父母们体面地离开,就算婚姻不幸,也请少一些怨恨。有很多人离婚之后对伴侣甚至伴侣的家庭充满了不满,甚至强行把这份不满灌输给无辜的孩子,动辄在孩子面前指责谩骂另一半,你们骂完是痛快了,可是孩子心里的蒙尘却擦不干净了。有一部分年轻人不敢结婚就是因为他看见的婚姻是面目可憎的,他害怕自己也变得同样的面目可憎。
孩子的身上总有父母的样子。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就要先试着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这大概就是我看完这部剧最深的感受吧。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把负能量关进心底最隐秘的角落,给孩子一片灿烂的暖阳。
我也不知道我一个婚都没结的女人看个悬疑剧为什么要思索育儿经,大概我心底隐秘的角落的住着一个叫“咸吃萝卜淡操心”的小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