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不迷茫的聪明人

​这是「解题者」解决的第 10 个问题w

阅读本文需要 15 分钟

Problem # 10:「如何做个不迷茫的聪明人」


大家好,我是肖璟。

这篇文章是基于两年前我的一篇高校演讲稿「做个不绝望的聪明人」修改的,如果你一直没搞清你的方向在哪,这篇文章应该可以帮到你。

以下为正文。

两年前我从麦肯锡离职,下海创业。创业项目曾一度成为投资人票选冠军项目,顺利拿到 4 家机构的投资意向书,完成估值近 5000 万的天使融资,再到后来跟合伙人撕X,再到公司清算,现在重新开始新项目。

经历过这些大起大落,席间我却也没有后悔或迷茫过,原因很简单——毕竟这都是我 follow my heart 作出的决定。

所以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还是很有用的,至少你知道方向在哪里。

人生目标(life purpose),是你愿意花尽一生去追求的一个终态(end-state)。虽是个有点闷的鸡汤概念,却很有用。

不少朋友/读者都说我是知心大叔,会时不时跟我聊聊感情、探讨人生。当我问到他们「人生目标是什么」时,他们一般会给出以下几种答案:

答案A:「没想过」

给出这个答案的大多是学霸(别人家的孩子),他们人生一帆风顺,没什么大挫折。

有个学霸好友,本科毕业后没想好做什么,于是拒了各种高大上的工作 offer,保研留校,研究生念完后还是不知想找什么工作,于是决定出国念 PhD。

我问他是不是很喜欢做研究,他说也没有,只是还没想好以后想做什么工作,所以继续读书拖一拖毕业时间。

「人生目标」对他来说似乎是顺其自然未来会慢慢明晰起来的事情。

「那读完 PhD 你还没想好做什么的话怎么办啊?」

「可能会读个博士后吧。」他自己也笑出声来。

答案B:「不断成长进步」

给出这个答案的大多是刚毕业的新鲜人,来自学校的考核忽然没有了,开始茫然若失,仿佛只有「成长」才可以帮他们解脱。

「成长」这个目标可以引起很多人共鸣。不过在我看来,它更应被当作是本能,而不是目标,因为它不是一个终态。

你的人生目标,不该仅仅是「我希望我会不断成长」,你要回答的是「我希望自己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不然,很容易会长歪。

答案C:「实现财务自由」

给出这个答案的大多是还没实现财务自由的80、90后,他们虽不像国民老公那般可以挥霍无度,但家境尚算殷实,可迫于同侪压力,心里也渴望着更好的生活。

这并不庸俗——他们之所以有这种念想,主要是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不知该如何选择,于是希望可以先实现财务自由,再一件件去试错,探索自己最想做的是什么。

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时间也是有限的。

有个好友,大学毕业后在投行做操盘手,第一年光奖金就拿下几百万。干了7年,实现了财务自由。然后,她开始花时间去试错——先跑去麦肯锡做了两年咨询,接着跑去某拍卖行做了一年,之后在某投行做战略总监。

早前和她讨论了人生目标的话题,她说:「我的人生目标是想找到自己的 passion,希望通过这个 passion 改变自己和别人的生活,让不少人因为这个 passion 过得更好。」她话锋一转,「不过很惭愧,找了 30 多年还没有找到我的 passion 是什么,还和年轻时一样迷茫。」

你并不是一个人在迷茫。

上述现象,在青年志的一份报告里有个很好的名词解释——「延后的青春期」。这意味着本应结束探索稳定下来的年龄,很多人却选择延长个体探索期的长度,继续找寻新的可能性,继续探索人生目标。

这个现象可以从四个层次去解释:

危机感的缺失:经济发展让大部分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导致了我们过于安逸、缺乏危机感;

经验传承的断层:父辈的技能树已不适用于转型后的产业结构;

自我认知教育的失败:应试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并无法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探索能力;家庭教育中,父母为子女作出过多决策(参与选学校、选专业、甚至选工作),导致他们缺乏培养独立决策能力的机会;

文化信仰的缺失:自主决策通常需要一个自我认知和判断的支持系统(通常来自宗教、文化习俗等),文化信仰的缺失导致我们做决策时失去了参照物。

因而,我们都在迷茫。

迷茫虽情有可原,但你并不能一辈子拖延下去。像星爷说的: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 3 个步骤,一起来实现咸鱼翻身吧。

这个方法你可能似曾相识,它源自知名博主 Steve Pavlina,这个方法在 Denny 奶牛的那篇长博客中也被提及过。我在其基础上把它「升级」了下,它也的确成功帮不少朋友快速找到了人生目标。

你可能需要半小时、一小时甚至一整天。但相信我,这段时间绝对是你这辈子最值得花的。

OK,那让我们开始吧。

首先,你要找到一段完全空闲的时间。关掉所有电子产品,在房门外挂上「请勿打扰」。然后,准备两样东西:一叠纸、一支笔。

接着,闭上双眼。开始想象「死亡」的感觉。然后反复告诉自己:「总有一天你会死去,而且你死了之后,这个世界就跟你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这时候可能跟你第一次认识到「死亡」这个概念时的感觉不会有很大不同:恐惧会很快占据你的内心,求生欲会开始蔓延至全身。

这种恐惧感持续到一定程度后,你会开始问自己:「既然死亡是无法避免的,那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在死去的那一刻不会有任何遗憾?」

然后你可以睁开眼睛,在第一张白纸上的最上方中央,写下:「你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

接下来,把你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个答案写下来,任何东西都可以,可以是一句很傻X的话,比如说,「成为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美男子」。

然后对着这句话,问自己,当我达到这个目标后,「so what?」

接着,你可能会发现有其他东西比这句话更重要,如果有的话,把原来的那句话划掉,写下那句更重要的。新的这句话可以是前面那句话的补充、完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一句话。

然后不断地重复,划掉、重写、划掉、重写,直到写到某句话,真正触碰到你的内心,你喊出来了或是哭出来了,你觉得「就是它了」。

这句话就是你的人生目标。

如果你之前完全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的话,你可能会花上几个小时,也可能在写到一半就想放弃,也可能写出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可能纠结了很久都没有一个让你想哭出来的答案。这很正常。这时候请不要放弃,继续写。

也很有可能写到某些句子时,你很有感触,但还不足以哭出来。没关系,你可以在那句话的基础上,补充、完善。

寻找人生目标有个大忌——把别人的人生目标当作自己的。

比如不少大学生看到身边很多人在创业,觉得创业超级酷炫屌炸天,于是一毕业就创业,甚至辍学创业。但是真的上手做起来却发现创业不是自己想象中那样。

「对标」(benchmarking)是设置中短期目标的好方法,不过并不适用于设置人生目标。因为人生那么长,你的榜样会变(比如明星会因为吸毒等原因人设崩塌),你也会不断接触到你更佩服的人。用「对标」方式设置的人生目标会很不稳定。

要避免盲从也不难,当你开始把他人当榜样时,多问自己几句「so what」就行。

此外,你的人生目标也可以一点都不高大上。

我有个弟弟,他一直希望自己在大学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安稳工作,在小城市舒服地待着,开心地过完这辈子。

以前的我无法理解,心里总不由自主地滋生出「恨铁不成钢」的情绪,每次和他聊到这个话题总是想把他揪回「正轨」。

当我在 Google 打工时,有一次和老板 L 聊天。L 很重视青年教育,是 Junior Achievement 的志愿者,现在也在做教育培训领域的创业。

我和他吐嘈了我弟弟胸无大志这个事情。

他笑了笑:「你不能期待每个人都跟你有一样的人生目标,你要尊重他们的选择,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其他人身上。You should be open-minded.」

当下,我豁然开朗:人生目标没有上下之分,只有左右之别。

我找到我的人生目标是在小学一二年级,当时经历了类似的整个过程(虽然没有纸和笔)。

整个故事比较有(dou)趣(bi)。

那天,我第一次意识到有死亡的存在。我很怕很不安:怎么办?我会死耶,我死了之后这个世界就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了。于是,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

为了安抚自己,我开始在想「人生目标」这个终极议题,最后得出的答案是:既然会离开这个世界,那么我希望可以给这个世界带来足够大的正面影响,让这个世界可以记住我。

由于当时我没有找到很好的标杆,那时我很希望能成为下面这两位……

当然现在的榜样已经不再是这二位(还记得前面说的「对标」的坏处吗),不过我的人生目标到现在仍没有变过。

完成以上步骤,这时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你知道了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这很不容易。

但是,有了目标还不够,回答完 Why 之后,你还得回答 How。

实现人生目标的举措多种多样,殊途同归。

比方说打工皇帝霍建宁和创业青年马云一样都实现了财务自由。虽然一个是帮李嘉诚打工,一个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对于我来说,要做到「让这个世界记住我」其实不难——只要我给这个世界带来正面影响,并且这个影响足够大。

但是有无数种举措可以实现正面影响,那么问题就来了——「我要如何实现我的人生目标?」

在这里推荐一个方法——我在 上一篇文章 介绍过的逻辑树(logical tree)

直接上例子:

逻辑树的分支应该由上一层级延伸出来,同一层级的各个部分之间必须遵照MECE原则(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ive,不重不漏),也就是同一层级的各部分之间必须相互独立,并且组合起来完整涵盖了上一层级的要素。

通过逻辑树的分析,你将得到一个举措列表:

不过这个举措列表是你自己展开的,得出的结论会受限于你本身的知识结构。

所以,在列出这个举措列表时,最好邀请你的前辈、不同行业的朋友一起讨论,他们可以给你提供很多不同的思路。

比方说,你觉得「铁公鸡」会是「变得人见人爱」的其中一个举措,但你的白富美朋友们会马上否决你的假设。

人生有限,我们自然不可能把列表上的举措一一尝试。为了减少试错成本,你要做优先排序,筛去大部分举措。

要优先排序,自然涉及到判断标准的建立。

有两个标准特别重要——

标准1:你擅长干这个吗?

清晰回答了上述问题后,你可以找准自己的定位。

以我自己为例:我刚加入麦肯锡金融机构组时,在麦肯锡服务传统金融领域的资深专家很多,我知道我就算花上4、5年也拼不过他们。

然而,对互联网的了解和热爱,同组的人没有一个可以超越我。所以我主动和领导说,金融创新(当时还没有「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这块我来负责吧,我以前在互联网公司待过,也在互联网领域创过业。

于是我渐渐成为公司最了解互联网金融的人之一,写专栏、出版了一本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畅销书(《风口上的猪》),结识了一堆行业专家。离开麦肯锡后,不少同事遇到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问题,还是会给我打电话。

当然,很多时候,你无法马上找到自己的定位。一方面是因为知识和技能的积累需要时间,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个人天赋只有在尝试过后才会显露。于是,你需要不断试错。

标准2:你喜欢干这个吗?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大多是因为生活阅历有限,所以无法判断某一件事情是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所以不少人在这个环节也经历了试错的过程。

说说我的好友,Strikingly 的 CTO 达峰。他的人生目标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创造impact,make a better world。」但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决定踏上创业道路。

刚进大学的时候,他其实希望可以走学术道路,研究人工智能(AI)。后来纠结了一段时间:当时的 AI 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点停滞不前、一直没有突破,而且当时的他也慢慢觉得 AI 过于偏理论,并不是他的真爱。

于是,他开始基于他的强项,pivot 去开发 facebook APP,结果发现开发出来的 APP 大家都很喜欢,于是开始爱上互联网。

毕业后他先是跑去了一家投行,尝试过后也发现了那并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

再之后就是 Strikingly 两度申请硅谷顶级孵化器 YC 然后顺利毕业的故事。

通过上述两个标准,你可以用决策矩阵筛选掉一些你不做的事情。

最后,你的举措列表上会只剩下最重要的举措(创业狗、投资客、绅士)。

我自己也经历了上面的三个步骤,最后我找到了我要做的事情——

围绕着「传递知识」,我做了许多事情:

中学开过个 studio,帮人写前端做设计,喜欢做 photoshop 教程传到网上;大学时折腾了不少事情,一直把经验和方法论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在麦肯锡做的事情就是传递知识——把国内外的最佳实践传授给自己的客户;

之前的创业项目「毕老师」(Gradchef.com,已出售、停止运营)是一个互联网教育项目,作为传递知识的 facilitator;

专栏文章和出版的图书则是在分享我所知道的互联网金融知识;

上一个创业项目「很帅的投资客」是在打造一个「说人话的投资指南」,帮助金融小白掌握投资知识;

目前的公号/专栏「解题者」则是「很帅的投资客」的一个延续,希望帮助大家用「投资思维」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个项目也很符合我的两个标准:我擅长投资、乐于分享。

当你找到了你人生的主线之后,你做的一切事情都不会偏离得太远,因为你是在可容许的误差下试错。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回答了 Why (人生目标是什么)和 How (实现人生目标有哪些举措)两个问题,并对举措列表进行了优先排序。

然后,你就对着筛选过的举措列表,问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比如还在投行咨询公司打工)能不能帮我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可以看看在这个举措列表中,有没有优先级更高的事情;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该 push 自己往前迈多一步。

接着,花上你一辈子的精力,用心去做,最后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你便再也不会迷茫了。

| 课后互动 |

1. 若你感到迷茫,不妨尝试用上述方法寻找你的人生目标。如果找到了你的答案了,欢迎留言告诉我。

2. 如果有其他寻找人生目标的方法,期待你留言分享。


参考资料/推荐阅读

[1] 肖璟, <99%的创意天才都有这个苦恼>, 2017

[2] 城市画报x青年志, <大时代小世界——中国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 2013

[3] Steve Pavlina, , 2005

[4] 奶牛Denny, <如何活着:欲望、外界、标签、天才、时间、人生目标和经历>, 2011

[5] Oliver Emberton, , 2014

作者肖璟,写过畅销书,创过几次业。理财教育者,曾供职于麦肯锡金融机构组,也曾在Google打过工。Linkedin、36氪、南方周末等一线媒体专栏作家。

感谢 Someet 团队提供的研究支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9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9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9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1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53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9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1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8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18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6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95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好坏人,说的清,比重问题,哪里有说不清的事?大多要么晚节不保,要么浪子回头,从一而终,少之又少,做个纯粹的好人与坏...
    纵情嬉戏天地间阅读 370评论 0 0
  • 周日出门去逛街, 半路遇雨停不前。 未知哪里可歇脚? 咖啡屋里好休闲。
    渡岸孤山阅读 338评论 1 6
  • 特别多的人喜欢看鸡汤 我更是 什么人生哲理啊 不要陷太深 当你认真看的那些鸡汤 你发现你反过来去理解他 好像也没...
    秋香的泡泡糖阅读 535评论 0 0
  •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不仅天气好还正好是周末,最适合边晒太阳边看书。 中午,躺在阳台上的酒杯椅里,窗外是淡淡的蓝天和薄...
    对花情味阅读 420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