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本来打了鸡血要改变写作方向,却迟迟无法下笔,反而成为了一种写作的负担。
通过经历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就领悟到一个道理:要以兴趣为导向,而不是任务。
之所以有这么深刻的领悟,还是由于踩过的坑太多了。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挺爱阅读的人的,kindle中下载了非常多的管理方面的书籍,像《从优秀到卓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五项修炼》。
亚马逊显示上传日期为2017年07月28日,掐指一算半年过去了,总共就读了几页吧。。。压力山大。
阅读的转变是从看比较真实的自传类书籍开始的,比如《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富兰克林传》《乔布斯传》。
这类书籍不同于歌功颂德的传记,记录都都是比较真实的作者成长生活之路。有成功有失败,有好的地方也有邪恶的地方。
真实的传记故事深深的吸引到我,恨不得一口气读完,读起来可以持续一整天,手机和电脑反而变得索然无味。
类似的体验还体现在英语学习方面。原来以学习英语为目的,规定自己每天得听多少音频,看多少英语资料。感觉压力很大,宁愿做别的事情拖着也不愿开始英语的学习。
之后受到阅读方面以兴趣为导向的启发,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把英语当成一项任务了。
是否可以稍微转变下,把英语当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工具呢?也就是关注点不再是单纯的记单词、学发音和语法,而是作为第二门语言,来获取除汉语以外的知识内容,来帮助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这听起来就有意思多了。
同样的改变还体现在写作上面,之前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让粉丝数增长,如何赚更多的钱。可这背离了我写作的初衷:帮助自己和他人去了解和提升自我。
之前的压力让写作一度停滞不前,而昨天写了一整天,关于自己,关于内心。顺便解决了几个一直困扰我的深度问题,一万多字洋洋洒洒就写来了,还恨不得多写点,差点写成个人自传了。
你看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让学习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无独有偶,今早看到的一篇“一条”文章:
这个10岁小孩,通过在家学习而不是枯燥的学校学习,不断发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2年多的时间就取得了巨大的成长。那可以预见,作为大人的我们,通过2年的兴趣培养,究竟会做出怎么样惊人的改变呢!
以上的体验,主要体现在两种学习方式:一个是以兴趣为导向,另外一个是以任务为导向。
我们一直习惯于被动学习,在学习时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要是自己喜欢的科目还好,碰到不喜欢或者讨厌的,就得逼着自己学了,效果自然不怎么好。
工作后会发觉知识匮乏的吓人,就想着要多提高,得去像别人一样的学习。于是乎找了一大堆的推荐书单,别说读了,光打开书本就得做好几天的思想斗争。
好不容易打开了,分分钟注意力就转到手机或者电脑上。然后还会给自己安慰:其实自己还是很好学的,看又学习了5分钟。
虽然根据任务为导向的方式,可以逼着自己往前走几步,坚持一段时间。而一旦这种注意力资源耗尽,就会陷入徘徊停滞的状态。这时候就得去喝几碗励志鸡汤,看点励志的视频;或者刺激自己一下,拿一个身边的牛人来打击下自己。
久而久之还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拖延症,是不是得治下。
那是我们一直违背天性,对自己太残忍了。明明不喜欢还得逼着自己,硬着头皮说喜欢。想想要是换作是别人,逼着你当面吃下你不喜欢的东西,估计会跟这个人打一架不可。
而以兴趣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就完全不一样了,想想玩喜欢的游戏时的废寝忘食;吃喜欢美食的种种喜悦;读特别有兴趣书籍的那种自足感;或者是亲手做出一道特别爱吃美食的那种自豪感。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不记得的话,想想自己的童年,是不是脑海中天天想着去哪里玩,去找哪些小朋友等。长大了,就觉得不应该像孩子那么幼稚了,要像大人一样的成长。
却殊不知,年龄可以增长,兴趣这个让我们成长的东西可不能丢。这个东西可以让我们永葆青春,直到90岁。
有一天在省图书馆,看到一个70多岁的老奶奶在教一群人画画。我去过去好奇的问她,“你看起来跟我见过的所有奶奶们都不一样,是什么让你们这么好学呢?”
奶奶回答,“别看我这个岁数了,但我心理年龄只有18岁;越是老了,越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样的生活才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