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大同古镇的元宵节
文/狼烟诗影
昨天是元宵节,我们家破例没有在正月十五早晨按三千年传承风俗“吃汤圆,”脱离了元宵节这个节日习俗。然,正月十五,这是一个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元宵节。比如元宵节邀亲朋好友喝酒吃饭,谈天说地,晚上赏花灯,猜灯迷,晚上还组织一批大人班老儿童去城外别人家菜地里“摸青。”搞得热热闹闹,晚上,赏月,吃着滋粑馍馍,听家中长辈讲故事,把这个节日过得几十年没有如此过得很有意义的元宵节了。
说起正月十五元宵节,从小就听父亲母亲讲元宵节故事长大的。比如,母亲说,正月十五晚上,所有热闹习俗过完了之后,这个时段就差不多晚上十二点了,也表明,春节,过年,已经结束,来年从春天开始,就要好好干自己要干的事情了。而,就在元宵节晚上十二点刚刚过一点的时候,一家人都要走出屋子,等待,等待……如果天上忽然掉下一块石头下来,要赶快去把石头抱起来,抱起来,的石头就会变成金子、银子。来年也不愁吃穿,有了钱,就可以做生意发家致富,带领族人兴望发达了。
于是也就想起父亲早年经常讲的故事,虽然后来又不讲了,可能是没人信他这个故事的原因,也是父亲讲着没劲了就不讲了。而对于现在的我,我忽然发觉这个故事有着历史文化背景。如果把这个故事和历史联系起来,还觉得有条有理,这不是巧合吧?故事本身是一个传说,如果只是作为每年正月十五讲故事的习俗,那么,这就只能把这个故事当着“习俗”而已。如果把这个故事和历史联系起来,这个故事很可能就是一个远古时代真实存在过的故事。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几千年前),在我们邛崃老家灵山之上,有一座山,叫“石钟乳山”(现为:石钟山),山上住着一个姓“疏”的神仙白胡子老头,据说有几千岁。从腊月初开始,他就从河南太室山回来,在石钟山上住着,会年复一年的在石钟山上过年。每到正月十五这个日子的时候,就在石钟山上架一口“石锅,”在石锅旁放很多小小圆圆的白石头,锅里用灵山仙泉之水,采灵山黑芝麻和芝草,用灵山崖上的野生蜂蜜,和那些圆圆的白石头一起煮,白石头丢入锅里,等白石头煮得浮上水面,白胡子老头便将白石头用筷子夹起来放嘴里吃了。过年的菜肴有“九穗和、并蒂莲、五彩草、杜衡、三秀。”年复一年,年年如此。住在石钟山附近的山民都知道这事,正月十五都要去看白胡子老头煮石头吃,只是看,也不敢说。也只是猜测不出这白石头为什么煮来可以吃?也不敢问,甚至很山民认为这白胡子老头可能老糊涂了,居然把石头煮来吃了。
也不知又到哪一年,又到了正月十五这一日,石钟山附近一些山民又去观看白胡子老头煮白石头吃这事。这些山民去了,看着白胡子老头把一块块白石头放石锅里,等白石头煮得浮上水面,白胡子老头便把煮浮水面的白石头一个个都放嘴里吃了,挺香的。这些山民看着看着,也好奇,也想吃,有点山民口水都顺着嘴角流下来了。这时,白胡子老头问山民们说:“你想不想吃啊?”那些山民当然想吃了,就连忙说:“想吃、想吃。”白胡子老头看着有十三个山民在这里,就锅里煮了十三个白石头,白石头都煮浮出水面后,白胡子老头就用筷子夹给十三个放山民一人一个分着吃了,山民们含在嘴里细细的咬着白石头,幸福的着。白胡子老头问山民,好吃吗?山民们都说好吃好吃。白胡子老头问,什么味啊?山民们说:外面很香,里面很甜。有芝麻的香,有蜂蜜的甜,有芝草的瑞,有九穗的纯。山民把白石头吃到肚子里,感觉全身发热,浑身是劲,力大无穷,目清似水、耳聪远引,真是不同凡人一般。山民们就又说能不能再给我吃一块啊?白胡子老头说,只能吃一个,只能吃一个,不能多吃。可山民还是想吃,白胡子老头说,今日有缘,就再给你们再一人才一个吧,又煮了十三个下锅,一会白石头都被煮得浮出水面,于是,山民们又一人吃一个,吃下第二个后,这十三个山民都变成了银子做的人一样。其中有一个说,老爷爷,我还想再吃一块。白胡子老头说不能贪吃,再吃一个你会后悔的。山民说:“不后悔、不后悔。”于是,白胡子老头就又夹一个放那山民嘴里,山民三下五除二给吞了下去,没想到,这个山民把第三个白石头吃下去之后,这山民就变成了一个“石头人。”而另外变成银子般的十二个山民好像迷了路,找不到回家的路,都从石钟山下一个洞钻进去消失了,那个变成石头的山民就远站在石钟山上。白胡子老头也离开了石钟乳山,飞到石钟山对面的“石鼓”上,站立一会儿就不见了。后来就成了歌谣说:“石人对石鼓,银子万万五,如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就这样,这个姓“疏”的白胡子老头就没有回来过,而那个“石头人”就一直站在石钟山上望着对面山上的“石鼓,”这一站就是几千年。后来人民想有白胡子老头那种神仙生活多好啊,就家家户户在正月十五昨天,都做汤圆吃,后来就叫元宵节。
故事到这里完了,然而,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去大同古镇老家的灵山南唐地界,在半山的“石鼓”上一站,依然能清晰的看到对面石钟山上的“石人。”当我们爬上石钟山,远看那石人如一口“大石钟”一样站在那里,一点都不像“石头人。”再走近一看,那明明是一个远古时代雕刻的一座“石塔。”,看风格和风化程度,石塔的古老和苍桑,就知道这个石塔是东汉到北魏时候的产物 。怪不得当地人喊这一座山叫“石钟山?”原来当地人看石钟山上的石人像一口“石钟。”所以叫“石钟山。”
今天,我们翻阅《汉武帝外传》和《例仙传》上的记载,一个叫“邛疏”的神仙,生在三皇五帝时期,到夏商都一直存在,时年,汉武帝去阳城观禹的旧都,听说大禹的儿子“启”是涂山氏之女女娇所生,当年,大禹治水,三十龄娶涂山氏之女,在涂家住四天就又治水去了,后,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传了几千年。汉武帝又听说涂山氏之女女娇自大禹治水走后一直没有儿子,心中害羞,就又听说河南太室山上有一个蜀地临邛灵山去的神仙,常在太室山采芝草。如果去碰见,可以求神仙降“子”了。于是,女娇来到太室山,见到了从蜀地来的临邛神仙疏,求之,果然怀孕,生下了“启。”,(启:就是夏朝第一个开国皇帝)于是,汉武帝就也去河南太室山,希望能遇见神仙“邛疏,”也求一下神仙,让自己长生不老,为成神仙。故,在今天的河南登封太室山上还有《例仙传》《汉武帝外》所说太室山上有邛疏住的“石床”“石枕”和“启母石。”话说女娇带着“启”回到涂山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有原因的,大禹怀疑女娇之子“启”不是自己的儿子?如果是自己的儿子,怎么第四年才生?这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之一。当然历史上说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歌颂大禹治水的勤劳和功德。实际上大家可以想象,就如历史上说的大禹治水娶涂山氏之女在今天的安徽阳城,(阳城:在今天安徽怀远县),那么,涂山氏之女去河南登封太室山上求邛疏得子“启,”这安徽怀远到河南登封市的太室山,直径距离有500公里,如果走上古的古道小路,就有600公里,对于大禹时代来人来说,一个女人是不可能完成一个人去河南登封太室山的,这个路程那么远。就当时写历史的人也自圆其说这个历史。这归功于春秋战国时期修改《前三皇》和《中三皇》的历史,成就《后三皇》的功杰。因为《前三皇》和《中三皇》大禹治水在蜀地,并非在安徽。这是历史为政治服务而历朝历代修改历史的产物。故,关于《例神仙传》和《汉武帝外传》所记载的那一段:“邛疏者,周封史也,能行气炼形,煮石髓而服之,谓之石钟乳。至数百年,往来入太室山中,有卧石牀枕焉。”关于这一段文字,现在人的解释“邛疏”是周朝的一个“官吏?”注意,历史上的神仙疏是“周封史,”而不是“周封吏。”所以后人在释文时错把“史和吏”没有看清楚而错误译文。而本来正确的译文应该是(疏,本是夏朝四川邛崃人,故称“邛疏”,到周武王建立周朝时,是周武王正式勅封历史上第一个神仙)。而不应该错误译成周朝的官吏,没有不合适。还有证据就是东晋王羲之写给益州太守周扶(益州:成都)的书贴里,不但提到古临邛的“邛竹杖、古火井、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和邛疏的事情。”也充分证明“邛疏”是邛崃人,是周武王正式勅封历史有身份证的神仙“疏”了。
今天,我们邛崃人过的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是和“邛疏”有关系的,而这个生在大同古镇灵山南唐地界对面石钟山上的白胡子老头,因煮白石头吃这个神话故事,是有息息相关联系的。不管咋说,这都是我们邛崃老家大同古镇石钟山有理有据的美丽神话故事和传说。
作者/狼烟诗影,四川邛崃市人。曾用多个笔名著有诗歌,小说,散文,散文诗数百篇,古体诗,填词两千多首。笔名有:狼烟诗影,田子,哥哥在写诗,温柔一剑,老大,风中孤影,风中流浪……等。作者真实姓名暂时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