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帮,帮天下
2岁女孩因恶作剧坠楼身亡:熊孩子和杀人犯之间,隔着家长而已
当今社会,“熊孩子”几乎成了一个无处不在的热门话题,大多数人烦不胜烦的时候,社会上依然还有不小的声音辩解:“他还只是个孩子……”但是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例子告诉我们,有些事不是一句“他还是个孩子”就能一笔带过的。
自私一点、任性一点、骄纵一点……这是熊孩子,但如果一个人小小年纪就为人恶毒,热衷在伤害别人中寻求快感,那这就不是“熊孩子”这么简单了……这叫“犯罪”!
微博上的一条热门新闻又一次给了我们当头一棒。
熊孩子和杀人犯,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1
7月3日,长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一2岁女童、5岁男童和另一小姐姐,三人共同走进了一部电梯。他们原本是一同前往9楼,但5岁男孩却在电梯里跳了几下,触亮了18楼的按钮。到达9楼后,三个孩子原本都出了电梯。但5岁小男孩却又生生将2岁小女孩抱起来送回电梯,同时拦住电梯门,不让小女孩再出来。就这样,小女孩被电梯带到18楼,独自一人走了出去……等家人发现她不见焦急寻找时,竟在2楼的平台上发现了她,而小女孩已从18楼跌落坠亡了。
父母成功教会小男孩儿如何使用电梯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告诉他把2岁的小妹妹独自留在电梯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父母忙碌着教自己孩子如何自保的时候,但没有人告诉他,这世界上有更多的事是做不得的。有网友回忆起相似的经历,在电梯里碰到一个妈妈带着三四岁大的孩子,她们出电梯之前,小男孩突然啪啪啪连按了几个其他楼层的按钮,回头朝妈妈得意的笑,妈妈面不改色的默许了这一切。现在想一想,真是毛骨悚然,乱按电梯的小男孩也许就会是下一个“杀人犯”,父母一句及时的呵斥就能让孩子学会的道理,凭什么要让无辜的家庭以丧子之痛来给熊孩子敲响警钟?为己谋利自得其乐没有错,但我们还应该有做人最基本的底线和道德。
你可以选择不善良,但不能去伤害。
微博上不乏有人说:“这不能全怪小孩子,主要还是物业失责”,但不容置喙的是,这分明是一次可以避免的悲剧一个小孩子的确用莫名其妙的恶意给了没护栏的顶楼造成惨剧的可乘之机,如果小男孩没有这个一时兴起的“恶作剧”,那2岁的小女孩第一次登上18楼可能是18岁的时候抱着画板上来写生……
这是熊孩子么?不,这是“杀人犯”。
2
养孩子,可以调皮,但千万不能没管教!换句话说:调皮是小孩子的天性,作为大人应该允许孩子可以有调皮的行为,但绝不能没有限度。可如今许多中国家长的逻辑却是:因为小孩普遍更好动、不安分、精力旺盛,所以对于他们由此做出的各种行为,总以一句“太淘气了” 而一笑了之、一笔带过。去年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新闻,有网友说,有一次在地铁站等地铁,一个小孩子因为想吃一个年轻妹子手里的炸鸡排不停哭闹,小男孩的妈妈便让孩子去向妹子要,说:“那你去跟姐姐说,让姐姐把炸鸡排给你吃~”小男孩便侧过头对妹子说:“我要吃鸡排!”妹子瞄了一眼就侧过了身,没理他~事情到这也不过就是一个“熊孩子”不懂礼貌胡搅蛮缠的故事,不说大快人心吧,至少也算不亏不损……而之后发生的事却惊呆了所有人。
不一会儿传来了地铁进站的声音,就在远处的地铁夹着快风马上就要到站的时候,小男孩儿突然挣脱了妈妈的手,跑上前使劲儿推了那姑娘一把!妹子尖叫一声眼看就要栽下站台,还好身边一直关注妹子和小男孩的人在千钧一发的时候,抓住了年轻女孩儿的胳膊……而小孩子却被妈妈拽着,迅速隐进了地铁拥挤的人流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说“电梯小男孩儿”事件是无心之失,那“地铁黑手”事件就是一个孩子最本质恶意的袒露。是呀,孩子摔在地板上哇哇哭的时候,你说乖宝贝儿别哭,妈妈打它(地板);小鸡啄了孩子一下,你说宝宝别怕,妈妈今晚就给你炖了它;孩子被小朋友推了一把,你说你怎么不打回去啊......终于,孩子替你总结了自己的“家教”:你惹我不高兴?那你去死吧!这时候又有人说,孩子还那么小,对自己的行为把控不能像成年人一样严谨也是可以理解的,可能不过是一时情绪过激没控制住冲动罢了,毕竟那不过一瞬间的事儿……
3
究竟怎么样,才能既尊重天性、发展个性,又不使其成为毫无规则感和教养的熊孩子?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孩子被默许自由聪明的父母,是孩子环境的营建者。我们为孩子建立框架,但这并不意味着养育是毫无通融余地的、压制性的或者蛮横的;而是允许他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自在的做个小孩,为他提供成长和长大的时机。比如,蹒跚学步的孩子在一定空间下(安全区域)被允许可以四处摸索、走动;学龄期儿童在一定的时间下,可以自由发展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孩子们跟随家长购物时,被允许在一定数量内买自己心仪的东西……于娃于己必须明确:自由也是有边界的,没有限度的自由只会带来伤害。遵守规则、承担后果,才会带来真正安全感很多家长觉得不给孩子限定规则,是为了更好的让他自由发展。其实,孩子的成长也需要规则感。你看他喜欢调皮捣蛋搞破坏,其实他只是以自己的方式来试探周围的规则是什么。他很快就会发现,石头是硬的、开水是烫的,而沙发是柔软的……这让他可以更好更安全的成长。
有个著名的纸墙测试:
一个房间里,几面墙都是纸糊的,当孩子在房间里玩耍的时候,发现那些墙一推就倒,结果孩子立刻就对这个房间失去了安全感。
而让孩子遵守规则、承担后果,一开始可能会哭会闹、情绪激烈,但很快他会发现,他的行为是合乎规范并受到保护的。安全感反而由此而来;相反,孩子一哭闹,父母就妥协,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边界究竟在哪里,于是一遍遍地试探、父母一次次的退让,孩子更加肆无忌惮。对孩子真正的保护,是让孩子过上有规律、有规则的生活。告诉孩子: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养孩子,爱和自由的边界,往往正在于不给别人添麻烦。即:你自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个性成长、自由玩耍,但你也不要影响到他人,不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困扰。
很多家长觉得不好判断,孩子的哪些行为究竟是可以被允许的,而哪些又是该坚持禁止的。像在餐厅里大声嬉闹、在公共场合随意走动、在后座踢到别人椅子、在别人家沙发上蹦跳,为什么会被这么多人诟病?谁的童年不都是这么好动和贪玩吗?
以是否给别人添麻烦来作为衡量标尺,问题往往很好解决。你可以有自己的个性,但也要有社会的共识。尊重别人的感受,才会为自己的自由赢来尊重。正所谓你不管教孩子,总会有人替你狠狠教育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幸福帮,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