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正题前,还是先讲个故事吧:
一个大冷天的中午,窗外下着鹅毛大雪。
但房子里却是暖洋洋的,房子主人开着暖炉舒舒服服地在看书。
这时候两只大苍蝇在玻璃窗前嗡嗡嗡、叮叮叮地飞舞着爬来爬去,一只似乎在憧憬穿破牢笼后得到的自由,另一只好像在高谈阔论它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一阵接一阵的嗡嗡声吸引了主人的注意,然后走过来随手推开窗户把它们放出了室外。
结果......
哈夫从旁解读:
如果说室外的天地代表着自由,而那扇窗户代表着规则,那么到底是自由决定了规则存在的必要性还是规则限制了自由的拓展空间?
在故事与现实世界当中,规则的确会限制自由,某种程度上规则与自由甚至是相互矛盾和对立的。
只是当我们看到这两只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苍蝇时,我们又感觉到很多时候规则反而是用来保障获得自由的!
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北京八达岭老虎咬人事件之后,传媒陆续发现还是有自驾的游客在猛兽区里下车,甚至是老人带着孩子。
这类事情的发生,是否可以在阐述着某种心态呢,我将其命名为“自由过度化”。
我在猛兽区下车怎么啦,我在公众地方大声说话怎么啦,我停车占两个位置怎么啦,我在电影院里讲电话怎么啦,我闯红灯怎么啦,我狂按喇叭怎么啦,我乱扔垃圾怎么啦,我开车左穿右插怎么啦,我电梯里面抽烟怎么啦,我不排队怎么啦,我上完厕所不冲水怎么啦......!
你管得着吗?
当然,这类践踏规则的“自由过度化”最终是要付出代价的,小的是被骂一顿被舆论谴责一番,大的有可能因为你与老虎同样的自由奔放而最终丧失继续自由奔放的权利!
会掉命的不止在猛兽区下车,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同样可以。
既然有“自由过度化”,当然就有“规则过度化”。
在心理学范畴里,自由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决定的能力”,规则是“人们共同制定并遵守的约定”。
这时候哈夫的觉察就来了,因为我越来越留意到,现在的亲子关系里,往往会将规则与规条或者说与家长的要求混为一谈。
规则是“共同制定并遵守的”,而规条和要求通常是两三个人之间或者小团体内的约束。
有意思的是父母们却往往喜欢有意无意地将规条和要求扩展成为规则,目的不言而喻是为了孩子能够听话按自己的来,起到控制局面的效果。
如果我们把这样的“规则”作为工具,每天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上都跟孩子做出很多的约定,往往会让孩子的自由没有了弹性没有了发展的空间。
这就是“规则过度化”。
举个例子:
哈夫曾经因为孩子不吃鱼而非常困惑和焦虑,吃鱼才聪明啊,吃鱼才健康啊,吃鱼还可以补钙补充蛋白质氨基酸啊!
更重要的是连这样一点小事情都做不好将来怎么克服困难干大事呀,勿以善小而不为嘛!
于是我规定孩子每次吃鱼都起码要吃一块,结果是只要餐桌上出现鱼,孩子和我都会不开心。
这个规条终因一次我硬喂他吃了一块鱼后,孩子把刚吃的饭菜全呕出来而结束,孩子哭着告诉我不是不吃鱼而是很恶心蒸鱼的那股腥味,闻到都想呕的哪一种!现在想起来都是满满的内疚啊!
过度的规条与要求,源自父母的焦虑,焦虑家长的特性就是:将事情扩大化和灾难化!
正因如此甄别规则与规条实在太重要了,规则本来的意义是能够让孩子获得更大的自由与空间,如果我们发现孩子反而因此而陷入到一种局促甚至无法动弹的地步,我们就有必要去看这些所谓的“规则”是否只是打着规则名义的控制。
我们经常说,家是讲情爱的地方,不是讲道理的场所,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规则。
的确,在家里我们真没必要讲太多的规则,只需要把握三点就足够了,那就是: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
再举个例子:
一个孩子遇到心情不好,一整天不吃饭,这是伤害自己;动手打了弟弟,那是伤害他人;将玩具到处乱扔甚至砸烂了东西,这是伤害环境。
如果父母没有足够的定力与智慧,而且内心当中充满好坏对错的评判、压抑着太多情绪的话,这样的情形往往都是引爆各种冲突的导火索。
然而也许你不知道,这类事情的出现恰好是协助孩子建立界限感与规则意识的绝好机会。
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
不要理解错了,是先处理父母自己的心情,才有能力处理孩子的心情和事情!
这是哈夫经常说的一句话,但这一句饱含智慧的鸡汤式话语说起来是多么的简单轻巧,不过在陷入情绪崩溃状态之中时,要调整要整合可又是谈何容易!
哈夫从旁解读:
其实这是最让哈夫纠结和为难的地方,因为举办一期工作坊好写一篇文章也罢,分析出一堆问题一堆父母不能做的事,最后摆在大家面前的通常剩下了一大堆后悔内疚以及一句“怎么办”。我当然知道“怎么办”,不过我知道的是自己“怎么办”!
哈夫的成长经历同样是通过一次接一次的被做个案和协助案主做个案,一次又一次释放潜意识中的制约,然后上了大量的课程,每次都带着一两个生命课题进行穿越并逐渐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智慧。反过来说,如果伙伴们自己不知道“怎么办”,那并非没有能力解决,而是有某些制约在我们潜意识当中发酵和阻塞住了。
前段时间看了一份权威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个内容让我非常的吃惊。
原来在我们国家,接受心理咨询的人数只占了应接受咨询人数的5%不到,而且这些个案基本都迟了3-5年!
于是,哈夫对这句“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有了新的解读:
什么时候处理心情最好?答案是五年前!
五年前没有处理怎么办?答案是现在吧!
回到主题。
父母接下来可以做的是放下身段倾听孩子的感受,细致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协助孩子讲出他对事情的想法与判断,理解他的苦恼、委屈和愤怒,这样的共情可以让孩子的情绪得到降温。
然后,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明确地告诉孩子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这样做是不行的!
当然,如果能够协助孩子共同去探讨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去处理事情的话,那就更加有效果了。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孩子透过经历体验规则,建立规则的意识,知道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行的。
从中也可以明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界限和联系。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从经历当中学习与总结,然后才有可能综合起来逐渐衍化成为自己的智慧,孩子当然也是这样。
面对不如意的事情,小孩子用自认为合适的方式来处理情绪,如果这时候得到的是父母的打骂、讽刺、说教、命令,他们都会觉得父母是在否定他这个人。
然而事实上父母却是出于对孩子的责任,只是想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不对而已。
但结果往往是孩子根据自己的判断将父母否定他的感受储存了起来,却忽略了对行为的觉察与改变。
我经常会问一些较大孩子的父母:孩子懂得规则的存在吗?孩子知道规则的重要性吗?孩子了解破坏规则的后果吗?
得到的基本是肯定的回答。
但是,为什么孩子明明知道,却偏偏还是要去尝试着挑战规则,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其实,哈夫小时候就是这一类经常挑战规则的孩子,因为遵守规则带来的是自由度的减少甚至失去,这样的感觉是痛苦的,所以我会尝试挑战,此其一也。
如果挑战失败被发现或揭穿,自然会受到处罚,这样的感觉同样是痛苦的,此其二也。也就是说执行规则会痛苦挑战规则被发现同样痛苦。
不过,还有其三,就是如果挑战成功的话,那就可以得到快乐,最起码是挑战成功的快感与刺激,那怕是短暂的。
哈夫从旁解读:
从我的成长经历当中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要孩子养成规则意识,需要在建立规则时得到好处和获益感!
这里面需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细腻观察,让孩子每一点良好规则与习惯的形成可以得到及时的认同和肯定。
规则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内化过程,只有在身心敞开的情形之下才更容易达致。
就如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学会相处而且能够得到相互协助的快乐,这时候孩子就会对规则产生好感,容易接受规则而且渐渐成为一种条件反射。
但这个过程是最考验父母的耐心的。
规则与自由的尺度本来就是非常不好把握的,我们成年人况且如此。
孩子需要学会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
其余的,就给他们自由发挥吧。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均为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请自行评估是否恰当与适合。传播及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与本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