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需要智慧以及恒久的忍耐。有时做不到也不必苛求,正如我们不必苛求孩子一样,多给孩子一次机会,也多给自己一次机会。
儿子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很强,说话总是呛人,不美其名曰:“你不也是这样的吗?”真拿他没办法,我尽量保持不发火,尽量和颜悦色,有时特别生气,我也压住火气,不去理睬他。
昨天晚上,我对他说:“你昨天说话不注意方式,呛你爸。你爸今天回来都没和你说话。”
“哼!爱说不说。你想想,你平时说话常这样呛我,我能承受得了吗?”
原来我平时就是这样说话的,可是我一点都没有发现,我觉得自己很注重和儿子的亲子教育,尤其在说话时,我很尊重儿子的感受。
没想到在儿子眼里,我竟然是常常用语言伤言他。当时我就想,真的要好好反思自己,多方面学习,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
隔了一天,我陪着儿子去教育机构学习。路上,我鼓励他该奋发图强了,只有不断地学习,个人的素质才能提高,品味才能提升。于是我又绕回上次他说我说话方式不对的话题上来,我勇敢地分析批评自己,正是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情商也欠缺,所以才导致说话不合时宜,而并不是故意要那样说的,真的是不知道。
我这样剖析自己,和儿子用心交流,他果真能够理解我说的话。所以,和孩子相处时,遇到问题、矛盾时,不能做权威型家长,一味地压制孩子,久而久之,只会造成孩子过重的心理压力,影响健康,更别提学习]。
本书真是一本值得每个做家长去读、去实践的好书,虽然已读至尾声,可它仍有指导作用,指导在我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地学习与孩子相处,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心智健康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