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我很难控制情绪?为什么有时喜怒无常?怎样才能摆脱负面情绪?这些问题困扰了我许久。
我一直以为情绪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是很难以后天的努力改变的东西,是条件反射的一种体现。
直到今天,读了美国著名心里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写的《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后,我对情绪有了新的看法。
作者认为情绪不是由事情导致的,而是由对事情的看法导致的。举一个堵车的例子,假如因堵车,而影响会前的准备,我们极有可能会抱怨几句,甚至烦躁、生气、懊恼。
不过,这些情绪真是堵车这件事导致的么?假如把堵车看成一种常态,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是否可以跟对待吃饭、睡觉一样,保持平常心?
因此,情绪的源头是我们对一件事的看法,而不是事情本身。
2.
既然搞明白了情绪的来源,那么,我们可以对症下药,治疗负面情绪了。
那么,负面情绪是由哪些看法产生的呢?
作者认为,在众多看法中,诸如恐怖化思维、绝对化思维、合理化思维方式等错误的思维方式将会激发负面情绪。
恐怖化思维是指把一件事想得特别严重的思考方式,其典型的思维模式是“万一怎么怎么样,我该怎么办?”。
比如“万一对方不喜欢我怎么办?”,“万一考试成绩差怎么办?”,这类思维的特点是过分担心,疑神疑鬼,无法保持理智。
绝对化思维则是“应该化”思维,具有把自己锁死,不留任何后路的特点,比如“我应该赚大钱才对。”,“我应该做得更好”。
至于合理化思维,是得过且过的思维方式,典型的口头禅是“没办法,就这样”。这种思维阻碍我们理性思考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克服这类思考方式?
作者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即多问“怎么做才能更好,怎样才能让自己更好受?”
这里,可以参考以下四种方法:
1.反思我为什么会有不良情绪。
2.审视我的想法。
3.反思如何对抗不良情绪。
4.问自己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3.
从作者的分析中,不难发现,情绪的核心在于对事物的看法,而改变看法的方式是保持理性。
然而,人做不到极度的理性,需要感性的支撑。情绪就是很好的感性来源,换句话说,情绪是丰富我们生活的润滑剂。
卫蓝老师在《暗理性》中写道,情绪是我们的护花使者,一路上肩负使命,兢兢业业,时刻保护我们、呵护我们。
罗振宇还特意把情绪的护卫方式概括成了以下几点。
“敏感是为了捕获更多的信号、焦虑是调动资源的表现、愤怒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抑郁是我们帮助自己受伤恢复和面对损失的方式,而内疚是以上四种情绪在社会化环境中衍生出来的自我压力。”
可见,情绪的正面作用不容小觑。情绪是我们的朋友,为了搞好关系,需要小心翼翼呵护友情,想方设法弄明白情绪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