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在家,对于教育的问题会有更多的反思,尤其当看到别人家的小朋友在上课、看书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焦虑。到底什么才是“快乐教育”,这两年的义务教育改革,是意义深远,还是上层人士为了阶层固化的“阳谋”?
这两天看了几篇文章,有吴军谈教育,还有万维钢讲“大人物”的培养路径,结合我自己的经历,谈下感想。
以前小的时候我练过一段时间的足球,不是随便踢着玩,是以能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为目标,进行的准专业化培训。所以直到现在,足球仍然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以前的队友,读书成绩好的不多,甚至大多数处于不及格且无法升学的状态。但是他们踢球的时候却很认真刻苦,不要说缺勤,自己加练都是家常便饭。既然是准专业的培训,训练的内容是很辛苦的,不但经常会累的动弹不得,身体也常常是伤痕累累。
为什么同样是学习和练习,在教室和球场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我觉得跟“快乐教育”有关。
在足球场上,我们是快乐的,训练是发自内心的渴望,所以再苦再累都能坚持。但在课堂上,大多数人是痛苦的,学习是被迫的,所以总会想着逃课、逃学,成绩自然一塌糊涂。
“快乐教育”不是指轻松的教育、“躺平”的教育,是培养出孩子们的兴趣,自己要学。要达到高水平,不管什么领域,都符合“一万小时”定律。需要辛苦的付出,才能有回报。
我们反对的是“痛苦教育”,被强迫学习,被逼着成长,就算最后能够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自身发展也会受到限制。学习是一项终身开展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在大学毕业之后就停止了。
我觉得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没有激发出孩子们的兴趣。
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导是,“你要好好学习”,“你要考个好大学”,“你要找个好工作”,这都是榜样化,标准化的人。对比之下,美国人鼓励别人的时候总爱说“你要做你自己”。
当然,如果小时候我妈鼓励我要做自己,长大之后我大概率会过的很凄惨。那个时候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对于人的要求是标准化,效率化的。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需要的是效率,更稳妥的生活方式是向榜样学习。
但是现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标准化的工作会被机器逐步替代,未来能够活的更好,只能做自己。
那应该怎样做呢?书中总结了两点:
一、不要去问哪些行业好找工作,也不要问社会需要什么人,我们要问的是“我到底喜欢做什么”。要去享受工作,找到“满足感”。
二、标准化思维总是树立一个长远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如果能够成功,会是标准化流水线的产物,是个厉害的打工者。如果不想被淘汰,更好的方式是,不要去定长远目标,走一步看一步。近期目标符合现在的价值观,每次选择自己最关心,最适合、最能取得满足感的项目去做,这才是不确定世界中的最佳路径策略。
标准化只是人类历史上的插曲,古代人不讲标准化,未来的人也不会讲。我想现在教育体制的改革应该也是这个目的,国家也希望大家不要在同样的课业上搞军备竞赛。培养孩子的时候,要更多元,要发挥自己的个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