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物语》这部影片就像是一杯茶,它的味道淡淡的,但却回味悠长。整部影片基本上是在室内完成拍摄的,镜头极少变化,也极少移动。所以这部电影就像一部纪录片一样,悠悠地讲述发生在低矮的日式房屋里发生的家庭故事。两位年迈的老人,父亲瘦削,脸上常常挂着笑容;母亲有些肥胖,性子格外的平易近人。三个子女,大哥稳重而又冷漠;大姐泼辣却极为市侩;二儿媳纪子虽是个外人,却比亲生孩子孝敬百倍。两位老人本以为在东京的孩子们已是出人头地,却未料每个人都在的艰难地挣扎在生活的泥潭之中。他们只能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努力不给孩子们造成负担,但不料还是遭到孩子们的嫌弃。小津安二郎的镜头平和而又客观,他仿佛在用镜头给我们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它真实地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们多么想要批判故事里大儿子大女儿,但却不得不承认着就是生活本身。
显然导演并不打算批判什么,他只是借镜头给我展示人生百态。但却正因此,两位老人的东京之旅,显得格外孤寂而又悲凉。他们像两个“多余人”,平白地闯进了孩子们的生活,他们与东京,与自己的亲身子女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两位老人俯瞰东京,那么美,那么大,只是他们不在其中。老太太感叹“东京那么大,如果我们走散了,恐怕一辈子都找不到对方了”,老爷子则连忙称是。事实上,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和自己孩子们走散了,他们再也不可能找回曾经的亲密时光了。儿子、女儿淹没在城市当中,每一天都在为生存而挣扎。而年迈的他们,已经跟不上年轻人的时代,已经为时代所抛弃了。影片中多次出现两个老人孤独的身影。诺大的世界,蜷缩的老人,当他们与子女的联系被割断,他们与世界仅存的联系也就此消失。
即便是完美的纪子,最终也是要离开的,而老人们也希望她离开。纪子的存在,仿佛像一道光,她温暖了每一个人。然而,片中的父母,虽然很感激纪子的照顾,但他们却也极力劝告纪子忘了昌二,去过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说,两个善良的老人宁愿自己承受孤独,也希望孩子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被时代抛弃的人,而孩子们还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时光悠悠流转,宗法社会一去不回头,没有人能停留在过去,也没有一家人能永远在一起,父母和成年的孩子们不知不觉便走向了对立。正向纪子所说的那样,不管我们多么不愿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生活,即便我们的对父母充满愧疚,但我们也做不到牺牲自己的生活,像儿时那样承欢膝下。
何况世界那么大,一旦我们离开了父母,便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影片中老人,在到东京之前,曾经对这一趟东京之游充满期待。他们期待见到已经“出人头地”的孩子们,期待与孩子们共享天伦之乐。而生活却给了他们重重的一击。满以为学业有成的儿子,不过是住在东京边缘的一个街道一生;曾经的活泼可爱的女儿,如今是一个泼辣市侩的美容店老板。孩子们不再像曾经那样与他们亲密无间,和他们之间的对话总是客客气气。他们觉得,自己的突然到访,对孩子们来说,不是惊喜而是负担。孩子们对父母有感恩,有愧疚,但却不再是小时候的依赖。或许,我们都还能记起往昔的甜美岁月,但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我们和父母之间正逐渐走向疏离。血缘的纽带割不断,但时间却会把感情冲淡。
电影最后,老爷子一个人在低矮的屋子里,身后檀香的烟悠悠升起,他缓缓摇着扇子眺望远方。这一刻,电影没有一句话,但是孤独和苍凉却像幽魂一样充斥着整个房间。这是一个被世界抛弃的老头,身边没有子女,老伴已经离世,他痛苦而又隐忍,他的寂寞无人可说,无人会懂。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曾经那个四世同堂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生活,而年老的父母,注定被子女,被时代所抛弃。所有的苍凉和无奈,都来自于小津给我们展示的生活的真相。生活本就如此;而我们明知生活如此残酷,却还是选择接受它。我们替老人悲哀,替自己的父母悲哀,也替自己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