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敢说。是什么力量让学生这么敢说的,敢放开了说的,站出来突破自己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需要在一个极度安全的环境里的。就拿我今天来说,今天的教研活动中,在自由发言环节我好几次都想站起来说一说,说说我的兴奋,说说我刚才的享受,环顾四周真是犹豫了又犹豫,最终错失了一个又一个机会。内心活动可是丰富的不得了:
“算了吧,不要太冒进;哇!他们都说的好专业啊;不行啊,我说的别人都说过了;我的这个一点新意都没有,也许大家都看到了,不值得拿出来分享;我说出来大家会不会觉得说的一点都不好……”
就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我最终没有勇气站起来。我想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样的,尽管我们数次鼓励说“错了没关系,同学老师都会帮你的”但在他看来,这个环境并不是安全的,还是有同学会嘲笑她,会嫌她说的不好。都是莫大的打击和伤害。要想让课堂热闹起来,必须得让他们说起来;要想让他们说起来,必须没有顾及。
(二)细节决定成败。粗枝大叶的我造就了这般的粗心,训练倾听时,就认为自己是老师说的话你就得听得记住得照做。不曾细想这是一个习惯,要培养一个好习惯多难啊,反反复复一次又一次,还得经过不断地检测。赞美他人,仅仅告诉学生在交流时要赞美别人,具体如何赞美却不曾花心思训练,误认为这是本能,是我的无知还是不钻研。
(三)要教给学生什么?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不止一次思考,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我总是一次次的被知识绑架,一次次的掉进自己的理解层,接受层,不肯走出来。是的~教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四)让学习真正的发生。今天坐在课堂里的我同样是兴奋的,就如同下课还恋恋不舍的同学们一样,在这样的课堂里真是一种享受。看着课堂里自信,滔滔不绝的他们,看着他们认真钻研,认真学习的样子,看着他们一个个拿着笔忙着记写的样子,真美!真好!
我有强烈的冲动,不!不仅仅是冲动,还有欲望,我想扎扎实实的做好合作学习,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点一点手把手的教,扶着他们慢慢走,能走的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