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的朋友圈就是好,当你忙的昏天黑地,中午又被春困折磨的无精打采时,总有几个清醒的有心人提醒你,今天是啥日子!今天啥日子?二月二,龙抬头!
大家开心的在问,今天去理发了吗?传说孩子都要去理发,讨口彩,我私下想会不会听错了“弄胎头”吧,叫成“龙抬头”了?呵呵。
女儿发了个图,好饿,好想念撑腰糕啊!是的,吴江好些地方的习俗,二月二吃撑腰糕,记得小时候妈妈每次做了一盆端出来时总会说,吃了撑腰糕,今年一年腰不酸了。
其实这糕比较简单,身为吃货的我在小学四五年级就深得老妈真传,把糯米粉先用热水起个小团,然后温水和好一大团,把它做成狭长的一个饼,用两个手指在上面一按就成了,以前由于干农活,胃口大,所以做的很大,起码大半个成人手掌那么大,就这样,老爸老妈五六个是一下子就可以吃掉的。
现在的人活干的少,所以我假如做,一般做成小小的,象狭长的瘪子团了,只是它的后弦工序是不一样的。
起个油锅,氽到两面发黄,稍有焦,然后用红糖,现在也用白糖,兌好糖水,往锅里一浇,只听刺啦一声,然后就是一边翻一边煮,到糖汁渐干,糕软,出锅,哇,香香糯糯,两个字:好吃!
前几天有空时我已小试身手,老程一口气吃了六个,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我的手艺还是呱呱叫的,当然,乘热吃才好啊!
想到这,我忽然想起有必要问问父母,他们以前也是常吃的,今天做了吗?
老爸接了电话,说到撑腰糕,老爸说,现在又不种田,撑什么腰啊!“老爸,你打麻将也要撑腰的呀!”我开玩笑说。“不用,自动麻将,手不酸腰不痛的,用不着。”老爸又说,现在条件好,人也空,要吃天天可以做,而且体力活少了,也不讲究了。
想想也是,小时候没啥吃,大人小孩满脑子都是吃,啥年初一吃小圆子,过年吃年糕,二月二吃撑腰糕,清明吃青团子,端午吃粽子,吃酒酿,立夏吃蚕豆,吃鸭蛋,吃馄炖,中秋吃月饼,年二十四吃大团子……好像一年四季都在想着吃吃吃。
现在的人每天都有那么多东西,随时可以吃吃吃,确实不需要特别哪天吃了,想到就做,忘了也随便了。
一直由衷感慨,活在这个朝代真好,真幸福,吃穿不愁就是幸福!啥?说我这吃货没追求?知足常乐才是福啊!你看,一碗碧绿的菜心粥,一盘撑腰糕,二月二,龙抬头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