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呱呱坠地,脱离了被温暖的羊水保护的舒服环境开始,寒冷、饥饿就会时时困扰你;你学会了走路,去探索这个充满危险的世界;你学会说不,你要自己独立……小时候,你只需要发挥自己的好奇心,率性而为,因为有父母帮你兜底。
你越来越独立,来到你眼前的问题,不再有人能够代替你。
学生时代,上课听讲没有听懂,作业不会做,考试成绩拖后腿,好生苦恼。这个时期,父母也许可以给你做辅导,帮你请家教,但是能不能学好,已经主要是你自己的问题。
青春期,你对异性开始有了好感。你喜欢ta,ta却不喜欢你,让人好苦恼。这时候的你,已经不太可能去找父母帮忙了。如果告诉父母,可能还会得来劈头盖脸的痛批:你咋能早恋呢?
进入社会,开始找工作,发现自己的专业和市场需求完全不对口;好不容易得到份工作,又发现自己学的那点东西根本无法应对复杂的工作局面。事情办不好,会被领导骂;和同事关系处不好,感觉处处有陷阱。远离家乡,独自面对,父母已经几乎帮不到你。痛苦啊,痛苦!
年龄大了,正经的开始谈婚论嫁,未来的丈母娘却要买房子,要彩礼,天啊,你工作攒下的那点微薄的积蓄,根本做不到,难不成还要回家啃老?还是痛苦。
好不容易把婚礼办了,等待你的也不是美满的婚姻生活。两个大家庭连接在一起,却带来了更多的矛盾。隔三差五让人就头疼堵得慌,说好的幸福呢,咋不见了?
没几年,生了孩子,本是喜事。可是这个小家伙带来的却是更多的无穷无尽的麻烦,伺候一个小孩子竟然要费这么大的精力。都不知道小家伙要什么,整天只是苦恼,上辈子欠的债吗?到了孩子上学,找不到好的学校,又怎么办?
孩子长大飞走了,自己也已经年老力衰,一身慢性病,生活质量逐步下降,死亡的阴影开始时刻笼罩在身旁……
这些都是你可能面临的人生困难的一部分,有的苦难你很幸运没有碰到,有的苦难别人连想都想象不到。佛家说,人生四苦生老病死,这都不足以涵盖我们所有的苦难。
人生苦难重重,所有你面临的问题,都是你的苦难。人生就是面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这些问题你只有勇敢面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己的心智成熟,这就是M·斯科特·派克写的《少有人走的路》要告诉我们的。
M·斯科特·派克是美国著名作家、医学博士、心理治疗大师,毕业于哈佛大学。他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实践,取得了卓著成绩,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成书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美国正陷入越战的泥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开始接受心理咨询作为一个非常科学的治疗方式,不再把这当成一种忌讳。更多的案例参与进来,让作者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患者的根源都是在于本身的心智还未成熟。
基于这种认知,作者写出了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的作品,对于人性内心的心智做出了自己的探讨。作者对于心智的定义,和当今的心理科学定义已经有了些许不同,不是那么严谨的科学定义,可是却立足于实践,尤其是用自律的方式来帮助个体完成升级,放到今天依然有指导意义。
一开始,作者对心智成熟并没有做出自己的定义,而是从一句人生苦难入手,告诉我们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一场苦难的修行。
直到翻到书的最后一个章节,作者才终于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心智成熟就是意识的成长。是心里边界的扩展。心智成熟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这里的天人合一指的是潜意识和意识的融通。
想要让心智成熟,就是一个不断战胜自己,一次一次打破自己就有观念,重塑信仰的过程。而这种过程无疑是痛苦的,因为痛苦,也就成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给出了自己让心智成熟的方案,那就是自律。自律的主要原则有四点:一是推迟满足感,二是承担责任,三是忠于事实,四是保持平衡。这种按照自律的原则不断让自己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忍受痛苦的旅程。
为什么我们愿意忍受痛苦,选择让自己的心智成熟,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就是爱。这种爱,既包括狭义的夫妻之间的男女之爱,有包括了父母对子女的爱。爱和自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自律源于爱,而爱也需要自律来维持。不过作者对爱的定义还真的与众不同,他把坠入情网不认为是一种爱,而是看成了性欲的驱动。而真正的爱是帮助对方心智成熟。
有了爱驱动下的自律,我们才能够让自己完成意识的成长。成长就是一种信仰重塑的过程。这种信仰,不同于狭义的宗教信仰,而是指的我们潜意识里所信奉的准则。人性本身是懒惰的,我们不愿意轻易打破自己的旧有观念,愿意保持在一种固态的平衡中。只有打破既有的舒适区,才能完成成长。
但是,最后作者的主题却一转,认为爱的来源、成长的动力这些都是源自于一种说不清的恩典。很难用语言或者科学逻辑来解释的清这种恩典到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很多人认为,作者的这种论断走入了一种宗教的歧途。对于说不清楚的东西,我觉得也不急于去否定他,因为我们也很难走出自己所制造的唯物主义的信仰。
心理科学整体而言在当今也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想要认识我们自己,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