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开始,分答、得到APP、喜马拉雅”123知识狂欢节”、知乎live等等平台上线,标志着“给予知识的传播者与筛选者报酬”渐渐成为时尚,知识付费进入大众的生活。
个人理解,只要是通过付费方式获取知识的行为都应该划归为“知识付费”。例如:培养爱好的兴趣班,提升个人技能的辅导班,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甚至炒股都属于付费买经验值。
01 知识付费带来的改变
普通人也能“知识变现”。在知识变现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将所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传统思维中,只有专家教授才有资格、有能力把知识变现,普通老百姓只能仰望,现在知识付费为普通大众开了一扇知识变现的窗。有个写作变现课的老师说“只要你敢写,就有人敢看;只要你敢卖,就有人敢买”。可能有点夸张,但折射出知识变现越来越走向大众化。只要你认为自己的知识有市场,就可以走上平台,推销自己。
学习更加“方便快捷”。社会的高速发展,倒逼着人们追求“短平快”。这种现象不仅反映在吃饭、走路、工作效率上,在知识的获取方面更是如此。李笑来说“凡是能用钱买来的时间就是便宜的”。知识付费的出现,催生更多的人投入时间、精力,将大范围、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提炼升华,然后在网上出售。打开网络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学习平台,涵盖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只要你愿意,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就可以同时完成——“将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钱包,将自己的想法装进别人的脑袋”。
坚定“把想法变成行动”的信心。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寓意人总是珍惜来之不易的东西,付费知识就具备“来之不易”的特点。现在网上的资源很多,免费的不少,但更多的则需要付费才能获取。当你思前想后购买了某款产品,肯定会想方设法学习完,哪怕只是把“流程”走完。每个人都有进步成长的想法,“知识变现”为你提供了资源,“知识付费”则帮你坚定了学习的恒心,“自己选的路,含泪也要走完。”
02 我所走过的“知识付费”道路
以前,我属于“薅羊毛”的那一类,所有的资源只找免费的,收费的宁愿错过也会放过。后来尝试着为知识付了几次费,有收获,但更多的是“为失败的教训付费。”
我先后在微信读书、粤语培训、记忆法培训、实现财富自由、知识变现等频道付费学习。学习目录有没有高大上的感觉?会不会有人鼓掌喝彩?最初我也认为,学完这些,一定能实现“长剑在手,天下我有!”的人生抱负。可现实总是不由分说“啪啪”打脸!
细想我的“知识付费”道路,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扩展知识面、提升品位,接下来是实现财富自由,后来把标准降低到知识变现。梦然的歌曲《少年》里那句“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说的好像不是我!
第一个阶段是微信读书,为了在知识的海洋里游得更远、懂得更多。每每读到精彩的时候戛然而止,心里怪痒痒的,再多看一章才几毛钱,不知不觉几十甚至几百块钱就没了。
第二阶段是粤语学习、记忆法学习,为了打开工作局面、提升工作效率。“欲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三阶段是实现财富自由、知识变现,生活不易,先保证能活下来!所有生命的意义,所有生活的意义,都是以活着为前提。
课程是买了,效果如何呢?
驱动你的可能只是兴趣,纵观我知识付费的历程,坚持最久的居然是“微信读书”,因为内容很精彩,有手不释卷、刨根问底的感觉。其他的学习,要么认为学不学无关紧要,要么耗费时间、精力精进甚慢,最终都无疾而终!
03 “知识付费”并非一无所获
李笑来说“若是某件事儿你觉得需要努力、需要坚持才行,那这事儿基本上从一开始就注定做不成了……需要努力、需要坚持,说明你骨子里不愿意做啊!”
李笑来还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开始之前,都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个事情赋予重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