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营第四节大课—《每天多出3小时的时间管理》
梳理时间的来源
你要知道你时间的来源是什么样。做时间记录的时候有两个目标: 一个是大概知道自己的生活是怎么过的,由哪些元素构成 每一样占的比例分别都是多少,刻意记录自己做每一件事要花多长时间,做报表多久?看书多久? 购物多久?久而久之知道了这些时间的构成 才能更好的优化和调整。梳理好时间来源,你就知道自己是怎么过一天的。
时间管理和理财很像,理财也是这样,记账也要带着目标感来记,了解你是怎么花钱的 每一样你花的比例是多少。
阅读的三个小时一般是打散的,当你把阅读作为你生活的核心时,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完成阅读量大的目标来服务的,健身手帐和烘培也是同理。制定自己年度目标 月计划 日计划时候,首先是要为你的愿景服务的,首先安排你想发展的技能爱好,先把你的时间用在阅读 健身 手帐等爱好上面,其他的放在第二位,这样你才是在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
优化做事的步骤
同样的事情由不同的两个人做 由于做事情的步骤和方法不一样 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时间记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就是恢复对时间的觉察。
以购物举例:去的路上想购物清单,购物路线 平时留意哪个东西放在哪里 模拟购物的过程 结账的柜台
这样你会渐渐察觉到生活中各种的小细节 小安排 慢慢有意识的梳理和优化你做事情的步骤
培养阅读习惯的5个小妙招
准备:充分的素材库(电子 纸质书籍)
环境:可以留意在哪种环境下 比较喜欢阅读 或阅读效率比较高(咖啡馆 书房 客厅)
时间:仔细观察时间对阅读的影响 是早上看书效率高 ?还是中午、晚上?每个人效率是不一样的
同伴的影响:阅读营小伙伴们互相打卡 激励对方 良性的刺激使动力更强烈
用和行动:哪怕看一本书 只学习到一个点也是有意义的 这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
第四节作业
梳理和记录你的时间:目前在用“日志”这个APP来记录时间,每一个不同的事件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不过不如手记的一个特点是:分的没有那么细致,因为没有那么多颜色可以区分,以十五分钟为界限来划分时间,很多时候是事后想起来才记,可能还没有养成习惯。没有用本子手写记录的原因是不能随时随地的记录,但是手机会随时带在身上,方便的多。
整理下你在某个领域的模版(生活 学习 工作),并尝试着优化你的步骤,制作出你的模版。
工作中:
上班前仪式感:打开电脑/接水/整理桌面/查收邮件/读薄荷英语/看“得到“”文稿,记笔记/查收邮件,工作本子写下今日工作清单/趁早手册记下今日事项清单/按照紧急、重要程度来标注3件事/开始最费时、最重要的3件工作
下班前仪式感:工作本子记下未完成事项/趁早手册记录下今日事项完成状态/倒水/刷杯子/整理办公桌/关电脑
生活中:
睡前模板:烧水/刷牙、洗脸、泡脚/敷面膜或洗澡/记录小确幸/日终整理微习惯打√/上床前如果还有时间就阅读/11:00关灯睡觉
学习中:
建立阅读仪式感: 上厕所/接水/准备荧光笔和便签/set番茄钟/深呼吸放轻松/打开书本/快速浏览目录和序言/有想输出的地方插入书签或者便签/整理便签,做输出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