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的都20岁了,小的9岁。面对两个帅小伙的成长,我是一个失败的妈妈。在生活中教育方式经常感到担忧,不知道自己的这种教育方式对他们的成长是否为正向积极的,在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候,也容易受到原生家庭教育理念的影响,来教育我的孩子。
去年,小儿子的班主任涂老师向我推荐——《正面管教》,买回来也没怎么看。直到前几天,涂老师为我们家长成立了阅读群,发动家长开始阅读起来——《正面管教》。
第1章
正面的方法
一.孩子的行为不再像“过去的好时光”那样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什么?
1.今天的成年人己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
2.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二. 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 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三.有哪三种管教孩子的方式?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1.严厉型——孩子不参与决策过程。
2.娇纵型——我们没有规则。
3.正面管教型——我们一起来制订对双方有利的规则。当我必需独自作出决断时,我会坚定而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
四.讨论正面管教和其他管教方式的两种最主要的区别,以及为什么这些区别对长期效果非常重要。
作者“简.尼尔森”以生动的事例说明了大人与孩子三种互动方式之间的区别,以及正面管教在取得长期的积极效果方面是多么有效。
五.惩罚造成的四个“R”是什么?
1.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Revenge)——“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宿(Retreat)
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六.严厉管教方式带给孩子的长期效果,正面管教带给孩子的长期效果
当过度控制对一些孩子似乎管用时,其代价是什么呢?研究表明,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要么变得极其叛逆,要么变得因恐惧而顺从。正面管教不以任何责难、羞辱或痛苦(肉体上的或精神上的)作为激励手段。另一方面,娇纵不论对大人还是对孩子都是一种羞辱,并会造成一种不健康的相互依赖,而不是依靠自己和相互合作。正面管教的目的在于获得积极的长期效果,以及立竿见影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七.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也是正面管教的一种方法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人生能力。
正面管教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该子们更愿意遵从他们自己参与制的规则。当孩子们学着做一名对家庭、班级和社会有贡献的成员时,他们就会成为有健康自我概念的高效决策者。这是正面管教要达到的重要的长期效果。
八.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九.和善与坚定并行——是正面管教的基石。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十.正面管教之旅
正面的自我概念 好学
责任感 礼貌
自律 诚实
合作 自我控制
开放的思维 耐心
善于客观地思考 幽默感
尊重自己和他人 关心他人
同情心 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纳自己和他人 智慧
热爱生活 正直
十一.正面管教工具
1.废际惩罚
2.废除娇纵
3.和善而坚定
4给孩子培养“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机会
5.当心是什么在起作用(惩罚带来长期负面的效果)
6.放弃荒诞的观念——“若想让孩子做得好就要先让他感觉糟”
7.让孩子参与到设立限制中来
8.问启发式的问题
9.使用和善而坚定的话语
反思我自己,过去我更多的是严厉型,控制孩子,当我们在学习新的方法运用在孩子身上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孩子习惯了大人以往惯有的回应,当我们改变回应方式时,孩子可能会以夸张(更糟糕)的行为来试图得到他们所习惯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