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5 日两天赶上上海开进博会放假调休。这突如其来的假期绝不可在家呆着。为了带儿子出去遛遛,释放其无穷无尽之精力,不至于囿于家中酿窜天入地、上房揭瓦、鸡飞狗跳之灾祸。于是决定去杭州游玩一圈。
旅行途中有些无聊,于是儿子又来耍宝。只见他露出狡黠的微笑:“妈妈,我们再来玩奥特曼打小怪兽的游戏吧!”我暗自思忖:都被老师告过状了还不长记性!
1、奥特曼打小怪兽的游戏
是的,很不幸,我终于也成了别人口中的“熊孩子的家长”了。
儿子回沪上幼儿园也有两个多月了。有一天的下午放学去接他,老师向我告状。原话如下:
“这孩子从开学到现在,一直没什么长进啊。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下午加餐吃完有半小时的休息时间,休息完才能去户外活动。其他小朋友吃完都乖乖坐着,只有他引其他小朋友打打闹闹,玩什么奥特曼打小怪兽的游戏。
其他小朋友出去玩了,我罚他在教室坐好,他还在那里探头探脑的,趁老师不注意,又和小朋友打闹起来了。”
我这个当妈的一手扯着扭来扭去的儿子,一边侧耳恭听不停地点头赔不是,一边心里暗暗唱“忐忑”——哎!都怪我这个当妈的呀,不给他好好立规矩,玩什么打闹的游戏还不是我这个当妈的默许的吗,吃亏了吧。”
说起打闹的游戏,还要从我对儿子的教育理念说起。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就受够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刻板教育,想着将来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定要用新的理念引导孩子,绝对不能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因此,自从儿子出生起,不论儿子如何“活(tiao)泼(pi)可(dao)爱(dan)”,纵使自己被气到消音,依然压住怒火面带微笑,很少有对儿子急眼的时候。
我这自诩学过一些儿童心理学,get到幼儿发展的精髓“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增进亲子感情”。每当儿子说:“妈妈,我们来玩奥特曼打小怪兽的游戏吧。你当怪兽我当奥特曼。”我都会不由分说,积极响应,立刻加入战斗,不打的儿子前仰后合、喜笑颜开绝不罢休。
不料,回上海上了幼儿园,事态急转直下,让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经过这件事情,我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我要时刻铭记:我已经是当妈的人了,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因此,凡是一听到儿子有什么新鲜的提议,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站在儿童长远发展的立场上斟酌利弊,审慎决策,惟恐再出什么乱子。
2、以为是段子,其实是生活
去年九月开学季,宝妈群里一个宝妈发了一段微信截图。幼儿园开学第一天,一个家长就收到了老师的告状:
“我儿子今天在幼儿园,举起拳头对同学说,你认识这个吗?同学说不认识,我儿子就哐哐哐,给他认识了认识。……我假期的时候这样教训过他,没想到记住了。”
当时看了简直把我笑岔了气,这家长也是没谁了。没当家长前,看别人家熊孩子的事像看段子,自己当了孩儿他妈以后,才发现,这就是生活。类似的剧情每天都会在家中上演。
上个月末一个周末的傍晚,我已经陪儿子玩到精疲力尽了,精力旺盛的小子又突发奇想又想玩什么游戏。
我正晾着衣服,被烦的不行,一阵怒气上了头,真想在他屁股上啪啪给他几下。转身大吼:“你再吵,信不信妈妈要给你点颜色看看?”
话一说出口就后悔了,如果我也哐哐哐给他颜色看看,被他学了去,在幼儿园施展下拳脚,岂不是要被老师叫去训话?
于是灵机一动,两手一拍再摊开给他看拍红的手掌:“看,什么颜色?”
儿子以为这是一个新游戏,于是开始缠着让我给他点颜色看看。我于是解释说,这个游戏不好玩,快点忘掉它吧。真为我的机智捏了一把冷汗。
所以说,大人说什么,孩子不一定听;怎么做,孩子一定会跟着学,做家长的一定要谨言慎行啊!
3、我来开儿子的家长会
当我们从我是谁到我是谁的妈妈/爸爸的这种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我们不再只是我们。新的角色所赋予的不一样的责任,让我们不得不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开家长会就有这种提醒自己身份的警示作用。
图片转自朋友圈:“刚想扯一下前排女生的头发,才想起自己是来开家长会的,一直以为老去很遥远,才发觉年轻已经走了很久。”
上个月我也去为儿子开了正式上学后的第一次家长会。我端坐在低矮的小凳上,终于接受了自己作为“某某的妈妈”这一神圣角色。
这个角色要求我,纵使有千言万语想说的话,纵使对于教育“有更幽默的见解”,一定按捺住冲动,暗自告诫自己,万万不可冒出“突然的自我”,对老师一定要谨遵教诲,通力配合。已经是当家长的人了,不能再那么幼稚了。
4、关于教育的目标的困惑
我由于有过一段短暂的当老师的经历,其实特别能理解儿子幼儿园老师的心情。孩子多,个体差异大,教师人手紧缺精力有限,又有必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稍有懈怠就有可能秩序混乱,所以每天神经紧绷。那些能量旺盛的孩子就会被视为大麻烦。
在村小学的那段时间,什么因材施教,赏识教育,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通通靠边站。先压制住熊孩子们的气焰,把课顺利进行下去再说。并且每个班上都会有几个好动的孩子气得让人抓狂,每天都像在打仗。
办公室一位资深的老教师这样宽慰我:
“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你是希望她嫁给一个沉闷无趣、老实巴交的对象呢?还是头脑灵活,会来事的对象呢?你希望你女儿嫁给你教出来的听话的好学生吗?这样一想,你就知道该怎样对待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了。”
我曾经也是个脾气好的不得了(讨好型人格),什么都无所谓的人呐!当有教师这个角色加身的时候,那个“好脾气”自我就被压住,升腾出老师的使命感。什么亦师亦友?老师就要教书育人,不是来和学生交朋友的。学生就要遵守学校的规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否则就是违纪。
在村小学代课,我还get到了一个平衡教学和带娃状态的诀窍——对班上的学生,可以做到心里哼着欢快的小曲面色凝重,在可控范围内尽量给学生们自由的空间;在家带娃的时候,内心气到抓狂,脸上依然带笑。演技简直可以角逐奥斯卡了。
本来嘛,人生如戏。人在一生中要扮演各种角色,同一阶段也会有多种角色。所谓自由就是既扮演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又可以在各种角色之间灵活转换。
当儿子又要和我玩奥特曼打小怪兽的游戏时,我会事先告诉他:”这是宝宝和爸爸妈妈专属的游戏,只能在家里玩,在幼儿园一定要遵守纪律,不可以在幼儿园里打打闹闹。“确定他听懂了才开心地迎战。
当我们明确了前置的规则,告诉儿子什么样的角色应该遵守什么规则,破坏规则是要受到惩罚的。
于是,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我们又可以尽情地玩耍了。
END
作者:秋水兰心,应用心理学硕士,公益行业从业多年,育有一儿一女。热爱写作,喜欢将心理学运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