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公众人物接二连三的去世,让整个社会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伤。
李咏走了,我们再也不能在春晚的舞台上看到这个喜欢的主持人了;金庸走了,全世界的武侠迷们一夜之间失去了他们的精神领袖。整个社会都在为之痛惜。热搜上因此出现了一个话题,谓之“开始失去的年纪”。
今天下午接到一个消息,说我的一个邻居奶奶昨天走了。国庆节回家的时候,听说已经在医院被下了病危通知书。虽然已经预料到了不好的结果很快就会到来了,但是当它真正到来的时候,却觉得心像突然空了一块那样难过。以后再回家啊,再走到我们家门前的那条街上时,再也没有一个慈祥的老太太推着她的坐式小推车,冲着我笑眯眯的喊:盼盼回来啦……
第一次开始失去,是在10年前,那一年,走了两个人,一个是我最亲爱的爷爷,一个是我的忘年交。两个人在半年的时间里,相继离世。那时候的我,对所有的感情都懵懵懂懂,对于他们的离开,我并没有太多的感觉。在爷爷的葬礼上,我甚至要靠回忆和想象才能哭的出来。为此我也特别疑惑,为什么我一点都不难过,觉得仿佛爷爷只是出门了,过会就会回来一样。朋友的离世也是一样,我甚至都没有觉得那是跟自己有关的一件事情。现在想想,或许那时候还太小,不懂得失去到底是一件什么样子的事情。
好在这么多年的经历和成长,让我清冷淡薄的情感世界里多了一丝温度。不记得从那一年的过年开始,每次回老家去看奶奶,离开时转头的那一刻总是控制不住的掉眼泪。为了奶奶越来越大的年纪,为了我越来越少的回来,为了我越来越少能看到她。不受控的眼泪让我有了一些踏实的感觉,或许哭并不是表达感情的最好方式,但她却是最直接的方式。
我庆幸自己拥有了这样一种表达感情的能力,和拥有了这种懂得拥有和失去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我才能更好的拥有,也能更深刻的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