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一项技能。
虽说,人们都有着各自不一的技能,或擅长的兴趣和专业,但是有多少人把自信也看成了一项技能,并据为己有。纵然一个人再某方面有特长,但在你使用技能的过程中突发恐惧与困境,若没有自信,那么一切也就结束了。
自信的定义
相信自己,在任何恐惧与困难的情境下,依然相信自己有完成任务的能力。
那么既然把自信看作是一项技能,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相信,这项技能是可以通过培养习得的。同时刻意练习,一万小时定律告诉我们任何技能通过科学方法的训练都不是问题。
通过TED上的学习,对于培养自信,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法。(另,方法的次序,并不是确定性的,适合自身训练就好)
1.自我认知
我们都知道:意识决定行为方式。
生活中,我们时常在脑海中会出现消极的对话,比如,这个项目对公司很重要,我独自面对会不会中途出差错给公司带来损害;感觉自己没什么价值可以带给他人,这次的社群聚会,我去参加别人会不会不理我,等等。产生消极的意识,这也很正常,但,我们要警惕,要知道,我们是可以主宰自己的。
其实日常当中,我们身边已经有太多的消极言语与打击了,我们为何还要自我打击?既然意识决定行为,那如果我们脑海中的消极意识转变为积极的时候,是不是对我们的行为也就产生了正面的影响?
所以,我们在强调认知升级的时候,不要落下脑子里的意识训练:当恐惧与害怕来临时,我们健壮的身心,要立刻发挥作用。
2.重复重复再重复
通常我们期望的自信,是来源于你对这项任务已经烂熟于心,才能奏效。想想,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在遇到瓶颈或失败后重新振作,坚持到底?
有这么个古老的故事:
有一次上课时,苏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的弟子们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过一个星期后,他问有多少人现在还坚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坚持做了。一个月后,他又问了,现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后,他再问了,现在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那个人就是柏拉图。
是的,重复不是万能的,但是对失败说不的关键就是:不断练习。重复的答案或许就是坚持下去,我们咬咬牙坚持下去的事,事实上身边没多少人能够做得下去。所以,不惧怕失败,朝着目标放手去做,直到,烂熟于心。
3.自我激励
远离拖后脚的人,然后恰当的保持自我激励,同时也要时刻保留他人的信心以及鼓励他人,其实鼓励别人的过程也是一种自信的养成过程。
傲慢,自我以及假装的自豪之间存在着区别,写下你认为你所特有的特质,我们需要在独自安静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你也有值得骄傲的东西。
自信的人,对别人的反馈有着一套自己独到的见解,即便是别人一次次的否定与打击下,总能从中找到机会的缝隙。就像失败的表白,这也许只不过是今天的出场方式不对而已。所以,要坚定自己正面的理解,并持续练习,纠正。
当别人看向我们的时候,请相信自己!
最后:没有人会相信你,除非你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