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暑假已经结束了,回望这个假期,很忙碌,很充实,特别的与众不同。这个暑假我做了哪些事情,我要对暑假做一个复盘总结。
这个假期读了好几本书,在《中国教育报》读书群,常生龙院长带领我们读了《学会挑战》,两天一章,不紧不慢,21天正好读完。宁波大学图书馆的甬上读书群,共读了《大先生陶行知》,每天读书打卡,深化理解。还有300天挑战群,共读了张文质老师的《教师的使命》《奶蜜盐》,每周六还有陪读的老师做分享讲解,勇气之家读书群,共读了帕尔默先生的新书《内在之光》,这个是一周读一章,一周做一次打卡,还跟着伙伴们利用早上的时间,断断续续的读完了《非暴力沟通》,跟着厦门的读书团队,读完了《教育的情调》。这一假期因为读书,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
一个假期读了好几本书,每天忙忙碌碌,甚至还得争分夺秒,完成读书打卡,好在每天读的内容也不多,有的是几页,最多的是一章,跟着不同的读书群,才能读完这么多书,如果一个人读,会读得很随性,很难坚持。这一回望,觉得这个暑假没有荒废,心里满满的成就感。
这个假期出去学习了一趟,去深圳的光明中学,参加了第10届教育行走,4天的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在炎热的深圳,学习得有点儿辛苦,但很值得。全是货真价实的大咖,青春语文王君,全国师德楷模于洁,数学特级教师黄爱华,而遇书店的创始人蔡如明,还有教育行走的发起人,张文质老师和刀哥谢云等,讲座都是高品质,高段位的。听他们的讲座分享,就是在涨知识,开眼界,赏情怀。让你看到教育可以如此的精彩独特,如此的温暖有爱。怪不得一个民间的公益组织,能吸引来全国各地的草根老师热情奔赴,而且有一些人和我一样都是自费。去了就是为了接受一场精神的洗礼。
这个假期还进行了总共两天半的旅行。在深圳学习完,顺带参观了在光明中学附近的深圳科技馆,在这里看到科技之光,是怎么样一步一步飞速发展,把中国照亮。还去了深圳最南边的大鹏所城,见到了真正的大海,第一次看到海如此磅礴,山海相拥,宛如仙境。没有涂防晒霜,没有做任何防护,把孩子晒的脸、后背、胳膊脱了一层皮,好长时间没敢让他出去晒太阳。这就是从来不出门,没有经验,造成的后果。深圳玩了一天半,我已经疲惫不堪,赶紧返回。
立秋第二天,和家人一起去了固阳的春坤山,看到包头最高的山顶草地,连绵起伏,绿的浪漫丰盈,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想在草地上打滚静坐,变成一只蜜蜂,或者一朵云,与远山草地融为一体。第一次知道家门口还有这么美的草原,一点儿都不比看大海的感觉差。也第一次领悟,看风景不必远行,心中有美,在哪儿都是风景。
这个假期经历了好多场雨。今年暑假是包头下雨最多的一个假期,隔三差五的下,以至于我想去扎针,没有遇到几个上午晴天的。这雨有雷鸣闪电的滂沱大雨;有东边日出西边雨,这叫太阳雨;有阴雨霏霏,几天不断,这是连阴雨,还有黑云翻滚,白雨跳珠的急雨,还有细雨绵绵,似有似无的毛毛雨,总之这个暑假的雨特别多,上午阴云密布,下午云开日出,晚上黑云骤聚,半夜雷鸣闪电,等你睡了一觉醒来,迎来了一个明亮润湿的早晨。
人们戏谑的说,包头变成了半湿润区,这个夏天干旱的包头,接受了各种雨的洗礼,变得草木丰美,走在哪儿都绿意盎然,大青山都墨绿墨绿的,焕发着勃勃的生机。
我老家的庄稼,今年雨水丰沛,荞麦都长得半腿高,今年因为雨水多,西瓜特别便宜,两三毛钱一斤,甚至有一些农民卖得更贱,一三轮车西瓜30块钱。雨水大,西瓜不甜,雨水大,西瓜容易在地里就烂。今年夏天的雨水大,农民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这个暑假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电话打过来问了我的姓名,说了我曾经在公众号发过的一篇文章,说他们的期刊选中了,要给我发稿费,让我把银行卡的信息发给他们,还要我加他微信。我一听这不会是电信诈骗吧,我就没有加对方的微信,更没有给他发银行卡的信息。这个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的初中班主任老师给我打电话,跟我讲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我的电话是他给出的,我才知道那个电话不是电信诈骗,后续才知道,固阳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的《朔之风》,这个杂志主要展示的是固阳风土人情,挖掘当地的革命文化,我的小日记居然被选上了,这简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感谢这份杂志对我的认可,这也是这个假期我收到的一份大礼。
这个假期大部分时间在家宅的,与各种虫子作斗争。很奇怪,这个暑假家里生出好多虫子,花盆里的小黑蚂蚁接连不断,用肥皂水把花盆浇透了,以为能把蚂蚁消灭了,结果第二天早上发现,窗台上依然有蚂蚁急慌慌地窜来窜去,抖音上查了各种办法,效果一般。搞得我,就像是灭虫委员会的,每天多次在花盆周围巡查。
更恼人的是,这个蚂蚁还没消灭干净,忽然发现地上有蟑螂公然出没,等我反应过来要踩死时,它倏地钻到了电视柜下。于是我展开了各种想象,一只硕大的蟑螂,大白天的在地面最开阔的地方溜达,说明他进行了多少轮的试探,发现这里很安全,他才敢堂而皇之的在地板上停留。而这背后有多少只小蟑螂,在暗处活动,碗柜里有没有,衣柜里有没有,越想越恐怖,我们家居然是蟑螂窝,而且它多会儿驻扎进来的,以他7天产一次卵,一次产二三十个,这个假期我们家的蟑螂就产下了几百个卵,想到几百个蟑螂藏在了暗处,浑身直起鸡皮疙瘩。于是我翻箱倒柜,寻找蟑螂的踪影,顺带把东西整理了一遍。
这个恐怖还没过去,忽然发现家里的大米生虫子了,刚发现时,看到几个大米抱在一起,潮湿才会抱在一起,米抱在一起一团一团的,就有虫子了,这是我在农村生活的经验。挑捡虫子的过程,才发现里面有很多的小虫子,白色的,蠕动着,很恶心。最恶心的是,这个假期我吃了多少只虫子?因为在发现之前,我一直按没有虫子的方式来淘米,一般就洗两遍,态度很轻慢,没有认真仔细的观察淘米水里有没有虫子?就那么随意的淘洗两遍煮饭,想起来就像虫子在心里爬,很难受。
后来想起我爱人说过,米里生虫子很正常,说明这个米没有添加剂。想起我父亲说过,米里的虫子干净的,过去把米里的虫子挑出去,你还不是都吃了吗?我又想虫子也是蛋白质,吃了也给身体增加营养,尽管这么想,还是觉得很恶心,那也没有办法,有一点是肯定的,假期我和孩子肯定吃了米虫,为什么在熟的米饭里没看见呢?因为我淘米的时候都用手搓,把虫子都搓成粉末了,搓成粉末是不是就被水淘洗出去了呢,这是肯定的。这么一想,心里就不那么膈应了。
为什么这个假期起了这么多虫子,花盆放在外面惹回了蚂蚁,雨水大,家里潮湿,潮湿的地方才起蟑螂,米才会生虫。我在后山生活,就没见过蟑螂,因为我们那儿又干又热。说到底,还是雨多惹的祸。
这个暑假,也去父亲那儿做一些简单的活,帮着收拾一下家,看父亲种的菜。父亲新开垦出来的地,种的那些菜长得冒腾腾的,有玉米,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每次去了,我都要去地里检阅一遍。
紫莹莹的茄子,结得个头不大,但发着紫色的亮光,感觉特别健康。父亲居然种出了绿色的茄子,绿茄子我在菜市场见过,但我从来不买,因为它比紫的贵,还有一点,绿色让我感觉到它没有成熟。父亲的绿茄子,结得饱满硕大,有的都挨到了地上,滚圆滚圆的,看着都特别喜人。
黄瓜插在架杆上,高高的挂起,长得弯弯曲曲,有粗有细,释放了它的天性。西红柿又大又圆,有红有黄,很奇怪,父亲的西柿子成熟了,都变开裂子,露出红红的沙沙的西红柿瓤,看着就酸甜可口,很好吃,但放不住,你赶紧吃掉,吃不完赶紧送人。父亲说,浇的水常了,西红柿没等熟就开始裂缝。看来什么东西也要讲究个度,过犹不及。
70多岁的父亲,把门口这点儿地经营的特别好,一畦一畦的菜地,打理的整整齐齐,有棱有角,菜的长势也特别好,高低错落,很有层次感。他种的菜不仅能供上夏天吃菜,还是一景,冒腾腾,绿油油的,看着就特别养眼静心,傍晚菜地里蛐蛐叫的特别欢,此起彼伏,像天籁一样特别治愈的声音。
盘点了一遍,这个暑假确实与众不同。读了书,学了习,看了风景,与虫子做了各种斗争,收拾家,陪了孩子,看了父亲,忙忙碌碌,好像没怎么过,这个假期就用完了。对一个中年人来说,忙碌和充实,比闲暇和无聊更养生。这么一想,觉得这个假期过得很丰盈。
盘点记录,就是对走过的日子提纯,张文质老师的金句我正在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