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30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宣判上诉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和被上诉人【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百度公司需立即停止以不正当的方式使用汉涛公司运营的大众点评网的点评信息,并赔偿汉涛公司经济损失300万元及为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23万元,合计323万.
至此百度与点评的侵权之战,以点评的胜利终于告一段落.
作为吃瓜群众,相信大家和小布一样,对这起纠纷一定很感兴趣,下面小布就和大家来扒一扒,这事件的来龙去脉。
事情是这样的
话说某日汉涛公司也就是”大众点评”的运营公司,在使用百度地图找某家店吃饭,发现页面显示的商户评价信息,大部分都来自自家产品,再用百度其他产品搜索发现也是如此.
[以上纯属YY
]
觉得百度该行为侵害了自己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于是一纸诉状状告”百度公司”,请求法院判令百度公司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人民币9000万元。
法院一审认为状告属实,判决百度公司停止侵害,并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300万元。
百度公司不服一审判决,认为一审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实质性替代缺乏事实依据,故提起上诉。于是出现小布文章开头的二审, 被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赔偿323万.
以上就是这段纷争的全部过程,事情是告一段落了,但也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而小布最关注的是,抛去知识产权保护及行业道德等不谈,单单是一个人评论信息的使用值得赔付323万,那么作为互联网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
个人信息到底如何为企业带来利润?
为何成为各种科技公司争抢的对象的呢?
事实上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人信息=高额利润”。
其实,目前无论是国内的阿里,腾讯,京东,百度,还是国外的微软,谷歌,脸书,亚马逊,这些知名的巨头公司都在抢夺和深度挖掘我们的个人信息.
在我们看新闻,逛论坛,网购,点外卖,付款等等可以说任何一个网上操作行为都会被记录,被收集,被汇总,被分析.你的喜好,作息时间,消费能力,消费习惯甚至心理状态都会被分析,通过大数据的搜集,这些科技公司可能比你自己还你了解你自己.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监视消费者的一切行为,提取数据获取盈利.通过个人信息的搜集,制作你喜欢的产品,设定你能接受的价格,放在你常去的地方,在你可能出现的时间抛出你最无法抗拒的优惠活动如此一系列操作下来,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个人信息就会变成高额利润.
前段时间上映的”三生三世”就是阿里运用”个人信息”推出的产品,虽然口碑扑街,但男女主演”刘亦菲,杨洋”是通过网络票选选出,自带流量,电影本身无论如何单单这些流量就已经能决定其上映后的高额利润,这点从预售票房就可以看出.何况还有阿里基于大数据推出的衍生品,上映三天单衍生品就高达3亿.大家不难想象”个人信息”拥有多大的利润了吧.
除了通过监视用户线上行为获取用户数据外,还有线下搜集.
最典型的例子,7月末美国最大的网购平台”亚马逊”正式推出无人机送货功能,这些无人机除了送货货外,还顺带监视了每一个用户的家园.不久亚马逊就在专利中申请了的屋顶修复, 无人机在客户家门口丢了一个包裹并记录用户的屋顶在倒塌,而这一观察结果就直接导致亚马逊房屋维修服务上线.
当然,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作为消费者,我们的一切会被监控,用户隐私被泄露也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安全隐患,但我们几乎无能为力.但数据若能 被合理监管,安全使用也正是我们的福利,只有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以后,有用的模式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