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七中 潘丽
一个阳光柔和的午后,我走在库尔勒新市区那宽敞的路上,人并不多,偶尔走过一两个大爷和大娘,因为是上班的时间,路上车也不多,我尽情呼吸着那自由的空气,饱饱的享受那难得的片刻时光,似乎此刻的我才是自己的,甚至这条街也成为我的了,一切都那么令人身心愉悦。
突然,感觉身旁有窸窸窣窣的声音,离火车开还有宽裕的时间,所以这莫名的声音倒引起了我无限好奇,停下噔噔的脚步声,向人行道边的灌木丛靠近,声音更清晰了,只见整齐种着的许多树,叶子已经发黄,以至干枯,靠近人的是隔离人和树的齐腰的灌木丛,虽然已经失了水分,但枝子密密麻麻,仿佛天然树的屏障。没有风,树是静的,窸窣的声音却没有停止,时而小时而大。声音似乎就从脚下传来,我晃动了一下那灌木的枝子,声音急凑起来,我又晃动几下,一只鸟,被我从藏身的树丛中“逼”了出来,它似乎是出来侦探敌情的,看我面目随和,并非恶人,便有第二只出来,我盯看着,心想“这安静的路边的树丛有意思”,然而,何止于此呢?从对面围墙下的灌木丛中三五成群的和我这边的四五只鸟相向而出,好像红军长征会师一样,他们欢唱着,似乎又怕引起路人的注意,声音时高时低。这棵树上下有十几只,甚至更多的鸟在活动,一会飞到树杈上,一会躲到树丛中;一会飞,一会散步;一会扑打翅膀起飞,一会滑落地面。这些鸟其实就是麻雀,颜色并不出众,叫声也不特别,可是,它们欢快的样子,让我惊喜的发现,都让这个午后变得有意义。
一棵树下看到的,还有那一排向两边延伸到路尽头的看不到的树;一排灌木下看不到的,还有那更多的灌木下也可能,一定有的活跃的声音。这个少人的街道,却在人走的路边这般热闹,原来,这条街不光是我的,还是这些小精灵的天堂。
鸟带给我的快乐,同样也带给别人快乐,于是我发现,这只鸟从小学的课本一直飞,飞到初中,又飞到高中。
读三年级的大女儿曾经读过一篇课文——《搭船的鸟》文章里写到: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的小鸟啊!它有一张红色的长嘴,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红色的长嘴里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母亲告诉我这是翠鸟。哦,我明白了,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这小学的文章确实多了很多童趣,一只鸟还会“搭”人的船,从那不期而遇的惊喜,到观察这只毛色鲜亮的鸟,再到鸟捕鱼的欢喜。我后来又细细看了一遍孩子的课文,突然发现,搭船的鸟很聪明,多了很多灵性,这是孩童眼中的大自然吧,一只鸟,一份童趣。
《鸟的天堂》一文,也是在孩子读课文时听到的,这又勾起了我自己小时候读这篇课文的记忆了,树大遮天,成为鸟们的安乐窝,仅此而已,其余的也都忘却了。作者看到: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一条船成为鸟的顺风车,一棵树成为了鸟们的天堂,也彰显着生命的旺盛,小学生们看到的更多是喜欢,勾起的是对美妙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不正是要积淀孩子们内心的爱!用双眼观察,用双手触摸,用心灵感受自然之美吧!
到了初中阶段,以前有篇文章叫《珍珠鸟》很多八零后的人应该知道吧,“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看,这小家伙竟然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了眸子,小红脚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有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这种怕人的鸟最终趴在人的肩头睡着了,作者最后总结的特别好,“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人与自然的情感便在初中阶段升华了,从引发对自然的喜爱,到主动维护、创造爱,这便是人的成长。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只关于鸟的文章经过改版,与我们暂别了。
高中语文必修五有篇《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品: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一只由不知道几千里长的鱼幻化而来的巨鸟,这可比侏罗纪中的翼龙大多了,在这样的海天之间,这鸟岂不自在?可我们发现,这大鸟就要借大风才能飞行: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原来这鹏鸟要借季风才能飞向远方,原来它也是这世间不自由的一种呀。人一辈子都在追寻自由,当然,当我们学了高中政治,大学哲学,我们就知道这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也就没有十足的自由,庄子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三无境界实在是不容易,总之文章引导我们开始选择,庄子为代表的老庄思想本就和正统儒家思想相对而言,我们习惯了积极入世,指点江山,实现自我价值,却对冷眼旁观,静观它变,人随事变的道家思想置之一旁,《逍遥游》中的鹏鸟巨大无比,就像一个人的能力很大,但依旧不能自得,人飞得高,必有贵人相助,所以,我们要有感恩之心。如何在有限范围内达到最大的自由呢?无己无功无名。这三无境界也真是难,当然在庄子生活的战国时期,人要从祸乱中解脱,真要解脱功名利禄的束缚了!而放在今天,这又是不符合实际的,今天的中国,是发展的中国,需要鹏鸟展翅,振兴中华,所以我们就在拼搏的途中,实现了功名,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再说到我们,今天住的房,路上跑的车,老人的养,小孩的育,单位的认可人情,亲戚的往来,我已经完全不能逍遥的无己无功无名了。但人的灵魂深处应该追求鹏鸟那至高的天空,保持独立高尚的人格操守,高中时候飞进我心里的鹏鸟成为我理想的精神家园。
从热爱一只鸟,到赢得一只鸟,最后追求成为一只鸟。这只鸟从过去飞到今天,从小飞到大,让我看到鸟的智慧,启迪人心的光芒,在今天纷忙的世间也能像只鸟被别人喜爱,让自己自由的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