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去比较——印度思想大师奥修
99%的孩子都反感父母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而且被父母经常拿来做“激将法”的榜样在孩子眼中最遭“嫉恨”,然而父母们却依然上瘾似的一次次地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且乐此不疲。于是就有了这个点击量过亿的帖子:题目就叫“关于别人家的孩子”,是这样写的:
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
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
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
这种生物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
这种生物叫做别人家的孩子,
这种生物考清华,望北大,能考硕士、博士、圣斗士还能升级黄金白金和水晶级
……
一
上周末去哥家串门,在他们小区门口,正好看到哥家正上初二的闺女婷婷向另一个单元楼走去。虽然隔着有段距离,但她那句扯着嗓子的“他好,你让他做你孩子呀”,透着些许委屈和倔强,我猜一定是和哥嫂生气了。
进门问嫂子,还真让我猜对了,父女俩刚刚争吵来着,哥也正在气头上呢。“和你哥生气了,一摔门去同学家写作业了。我们这孩子倔强着呢”。
哥说:“开家长会的时候,人家期中考了第一的那个孩子,把自己这段时间如何复习的心得详细的写出来,并读给在座的家长听。我觉得特别好,就给婷婷打印出来,让她认真看看人家是怎么学习和复习的,咱也借鉴一下。”
“她倒好,瞄了一眼就扔在一边啦。我说让她好好看一看,你猜她说什么?‘我看了,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而且还说人家都是瞎写,你说气不气人?我看人家孩子写的特别用心也很真实,她说人家瞎写,最后竟然说‘他好,你让他做你的孩子去’。这孩子……”哥有些无奈。
“其实婷婷也不是不懂事,她就是最烦你把她和别人比了”,我劝说着。
“不比怎么知道自己的差距,我这也是想激发一下她学习的动力,没想到她还不买账。”
想借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发一下自家孩子的学习动力的做法,父母们常用但事实证明这种激将法大多数行不通。
中国许多孩子,都是伴随着“别人家的孩子”长大的。尤其当考试没考好时,和爸爸妈妈顶嘴时,或者犯其他错误时,“别人家的孩子”就作为父母眼中一个榜样的形象扎眼地站在自己的对面。
这样做的初衷可能是想让孩子在“不服输”的心态下,争取更努力的学习,从而考取更好的成绩。
但在孩子的理解里,父母多次把自己和别人比较,尤其是要自己向他们眼中优秀的人看齐,她会自卑,甚至会认为爸爸妈妈更爱那个“人家”。
二
爱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恐怕是中国大多数父母的通病。普通的父母是这样,就连名人有时候也不能免于这样的思维习惯。
在六一儿童节前夕,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方琼,带着儿子杨初一参加了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的录制。在节目现场,方琼不止一次地对儿子说,“你看人家上四年级会背这么多诗”,“你看人家……最后,天津选手鲁若林忍不住回了一句,“方琼姐姐,你又让他不开心了,全中国的小孩最恨的就是‘人家’!”
相信,方琼说这句话的初衷多半也不是要儿子真的向这个四年级的小朋友一样去背那么多的诗,可能只是对小选手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诗词量的一种称赞,或许里面有一点为儿子竖立小榜样的意味。
但多次提及“人家”,孩子会怎么想?
大人可能并不能真切的体会到孩子的心理,只有孩子之间才会感同身受。正如天津的选手鲁若林提醒的,“方琼姐姐,你又让他不开心了,全中国的小孩最恨的就是‘人家’!”
是啊,孩子都不开心了,我们还一次次尝试着给他列举身边的各种优秀突出的“别人家的孩子”作为自家孩子向上的动力和标杆。试问,这样的做法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吗?答案一定是不能!
三
难道中国的父母真的都喜欢别人家的孩子吗?当然不是。
相信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他们也知道自己孩子身上有哪些优缺点,而且他们也很乐意在其他的父母面前夸奖孩子。
但是,父母的这种习惯比较的思维以及在比较中期待孩子有所进步的想法,会像阴影一样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而且有时候孩子会认为,父母喜欢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而不是自己。
难道父母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孩子学习不可以吗?当然可以。
父母希望孩子能够从榜样的身上受到激励,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我们需要明白,学习者和榜样之间有距离,是不熟悉的人。那些声望高,受人尊敬的人,一般会成为人们模仿学习的榜样。
而我们给孩子经常提及并要求他们效仿和学习的多是他们身边的人,是孩子比较熟悉的,那么他们一般就不会认可,反而会有排斥甚至产生嫉妒心理。
同时,父母在叙述榜样的时候,语气要比较客观平和,不要含有褒贬性的词语或语气。如:“你看人家……”,”怎么人家就……”这样的语气,孩子听了以后除了反感就是烦感。
再好的榜样也不能天天说时时提,说多了就没有效果了。
再好的榜样,再好的激励作用,也不如父母相信孩子的力量大。
孩子还是自家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