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不去刻意想自己的性格问题时,几乎感觉不到性格对我们行为的影响,但实际上我们每时每刻的行为都在受到性格的左右。正面管教中所说的性格问题,是根据以色列心理学家尼拉·凯弗提出的“生活态度取向”理论来讨论的。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父母或者老师要了解,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对自己养育风格和教育风格的影响,以及对孩子选择生活态度取向的影响。
生活态度取向没有好坏,每种生活态度取向对孩子的影响都各有利弊。
生活态度取向并不描述你是谁,它们反映出你在生活中做出的以何种方式,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决定。
成人会形成两种生活态度取向:
一种是基本生活态度取向,反映的是,你感到自己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或不安全时,所采取的行动。
另一种是次级生活态度取向,反映的是,你有安全感时所采取的通常行为。
以下是四种生活态度取向,请你对照一下自己属于哪一种?
1、安逸型
当我和自己周围的人都舒适的时候,我对自己感觉最好。
当出现紧张、痛苦和压力时,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
2、控制型
当事情井然有序而且很有条理,并且我能控制自己和局面的时候,我对自己感觉最好。
当我因为我认为自己应该知道,或应该完成的事情而感到尴尬,并被羞辱或批评的时候,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
3、取悦型
当我能取悦别人并避免冲突,而使我的生活充满快乐,而不是困难时,我对自己感觉最好。
当我感到被拒绝、被孤立或者不被人欣赏时,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
4、力争优秀型
当我获得成功,并作出有意义的贡献时,我对自己感觉最好。
当我觉得自己愚蠢、没价值、没有意义时,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
在你有压力或感到不安时,以上描述中与你最符合的,就是你的基本生活态度取向。当你感到轻松或有安全感时,以上描述最符合你的,就是你的次级生活态度取向。
生活态度取向对养育风格的影响
你的生活态度取向,直接反映出你作为一个家长的行为。了解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不是为了给自己套上框框,而是为了增加你对自己的了解,以便你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认识到自己生活态度取向中的缺陷,并找到方法去克服它,你就能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安逸型——
》》》可能的养育优势《《《
能让孩子看到随和、圆熟、行为可测的好处,能让孩子学会享受生活。
》》》可能的养育缺陷《《《
娇纵孩子,让孩子学会索要无度。对安逸更感兴趣,而不是对当下的事更感兴趣。
》》》可能需要加强的地方《《《
建立日常惯例;设立目标;共同解决问题;教给孩子生活技能;允许孩子体验他们的选择所带来的自然后果;开家庭会议。
——控制型——
》》》可能的养育优势《《《
能教给孩子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坚韧、果断、尊重规则和法律,以及合理安排时间的技巧。
》》》可能的养育缺陷《《《
僵化;控制。可能引起孩子的反叛和抗拒;也可能让孩子变成“讨好者”。
》》》可能需要加强的地方《《《
放手;给孩子提供选择;启发式问题;和孩子一起做决定;开家庭会议。
——取悦型——
》》》可能的养育优势《《《
能教给孩子友善、体谅、谦和、折中、和事佬,自愿,捍卫弱者。
》》》可能的养育缺陷《《《
逆来顺受;积怨。可能令孩子感到愤怒、沮丧或者想报复。
》》》可能需要加强的地方《《《
要相信孩子能自己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给予和接受;开家庭会议。
——力争优秀型——
》》》可能的养育优势《《《
为孩子树立成功和成就的榜样,教孩子学会判断优良品质,激励孩子出类拔萃。
》》》可能的养育缺陷《《《
说教;期望太高;让孩子觉得力不从心,觉得无法达到父母的“高标准”;以“正确”与“错误”来看待事情,而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
》》》可能需要加强的地方《《《
放弃自己对“正确”的需要;走进孩子的世界,支持孩子的需要和孩子的目标;无条件地接受孩子;享受努力的过程,培养幽默感;开家庭会议,尊重大家的想法。
当我们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尽量弥补它成为优点时,我们就在成长。
随着我们对此认识和了解的越来越多,我们的成长会越来越令人鼓舞,越来越有效。
了解我们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以及它对我们与孩子的关系的影响,能够帮助我们通过时间和耐心成为最好的父母和优秀的人——我们能做到。
END